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101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春季多大风,历史上曾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国土绿化。1962年,塞罕坝林场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随后,林场采用高床育苗(下图),使树苗成活率明显提高,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相对较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当地的小气候得以改善,霜冻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
林场的林下、路边蒿草茂密,可燃物多。而风大物躁,森林连片分布,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后采不堪设想。防火暸望员,吃住、工作都在这里,通过长年累月的细心观察,掌握了一套识别“烟”“雾”“沙尘暴”规律。

(1)说明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从孟家岗林场引进的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
(2)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高床育苗的优点。
(3)简述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不利条件。
(4)分析塞罕坝林场建成50多年后,当地霜冻发生频率减少的原因?你认为如何识别“烟”“雾”“沙尘暴”运动规律。
2.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洋垃圾”的主要出口国。其中仅美国2016年就向中国倾倒了价值56 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还有1320万吨废纸 和142万吨的废塑料,如此巨大的废品贸易催生出 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据称美国有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 。
2017年7月,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WTO递交通告,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 我国禁令将对北美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带来挑战。

禁止进口“洋垃圾”体现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分析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产生的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拉开波湖周边大部分地区年均温28℃,年降水量1 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的地区之一。

(1)分别说明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2)比较马拉开波湖湖水盐度的南北差异,并说明理由。
(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以原油出口为主,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30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约300万公顷,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农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4)指出委内瑞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非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休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其中乡村旅游的火爆就是一个缩影。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当前我国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达到80%。
分析非景点旅游必起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2.单选题(共3题)

5.
屋顶绿化,一般是指以建筑物或构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通过一定的装置和技艺种植相应植物、建造绿色景观的一种形式。在建筑屋顶有限的特殊空间里,屋项生长的植物形成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而确保屋顶不满水和屋顶相水的通畅,是屋顶绿化工程的关键所在。据此并结合“屋顶绿化集水管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下列关于屋顶绿化集水管原理判断确的是
A.合成土主要功能是排水
B.过滤层要求防止水土流失
C.碎石主要功能是蓄水
D.防护层要求防止主根刺穿
【小题3】【小题4】屋顶绿化对城市环境影响的合理推断是
A.屋顶反射率降低,城市光照减弱
B.屋顶吸热率增加,城市气温上升
C.屋顶蒸发量增加,城市湿度加大
D.屋顶径流量增加,城市内涝加剧
6.
过去,在崇山峻岭中,交通线顺山势盘旋,这种迂回展长的路线叫展线。现代高铁则是逢山开道,遇沟架桥。2017年12月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桥隧比(桥梁隧道占全线的比重)高达94%,西安到成都仅需4小时。从此,蜀道之难不再“难于上青天”。左图为穿行在某低山中的“灯泡”型展线,右图为西成高铁某段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灯泡”型展线
A.降低了线路坡度B.减轻了地质灾害
C.提高了列车速度D.增加了施工难度
【小题2】西成高铁桥隧比高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有
①缩短线路距离②保护生态环境③节约建设成本④保证运营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3】西成高铁沿线
A.经过的地形区有渭河平原、秦岭、大巴山脉、四川盆地
B.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剧种有秦腔、昆曲、川剧、评剧
D.地方特色美食有羊肉泡馍、水煮鱼、大盘鸡
7.
下图示意1982年和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摹本特点是
A.东部最密,西部昂稀B.中部最密,东部最稀
C.中部最密,西部最稀D.东部最密,中部次之
【小题2】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人口级别
A.没有提升B.显著提高
C.中部提升明显D.提升幅度不明显
【小题3】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心是
①临近港澳 ②基础设施好 ③经济发展水平高 ④自然增长率高 ⑤就业机会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