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节能
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问题。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显的除全球气候变暖以外,还出现了
和 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主要是限定 气体的排放量。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 。
(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
(3)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说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写出3点)
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问题。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显的除全球气候变暖以外,还出现了
和 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主要是限定 气体的排放量。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 。
(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
B.臭氧层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
D.生态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
2.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有 , , 等。
(2)在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说出判断的理由。
(3)飞机场的位置在图中A或B处选择,哪一处更合理,为什么?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1)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有 , , 等。
(2)在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说出判断的理由。
(3)飞机场的位置在图中A或B处选择,哪一处更合理,为什么?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
(5).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__。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 B.云南省 c.青海省 | C.西藏自治区 |
(6).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5.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小题2】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小题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文化区 | B.住宅区、行政区 |
C.住宅区、商业区 | D.行政区、文化区 |
A.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 |
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 |
C.②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交通拥堵 |
D.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
7.
下面甲图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平方米)分布示意图,乙图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乙图反映的区域最可能是甲图中的
【小题2】甲图中平均地租等值线沿虚线向外凸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乙图反映的区域最可能是甲图中的
A.P | B.L | C.M | D.N |
A.地形 | B.建筑物高度 | C.人口密度 | D.交通 |
3.选择题- (共9题)
15.
课外阅读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