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德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206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句子默写(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俶而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十九年,皇太子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兵部。
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征汉庶人①,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三出厘正之。时马大孳息,畿内②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晋王济熿③坐不轨夺爵,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④顿充。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四十五•张本传》)
[注] ①汉庶人: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③熿(huáng):人名。④偫(zhì):积储;储备。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B.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C.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D.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部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B.皇太子是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类似朝廷的东宫,而诸侯王或藩王的继承人称为世子。
C.锦衣卫,明朝特务机构。皇帝为加强统治,特授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D.圣旨是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材料考究,图案富丽,两端有银色飞龙作为防伪标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本为官以后,敢作敢为。他曾任工部左侍郎,后因犯错免官,但仍让他为官吏办事。不久官复原职又因事被弹劾。改任后,他善于揪出坏人,太子在他疾病发作时还赏赐给他钱物。
B.张本敢于谏言,不畏权贵。被仁宗召见时,谈论时政得失,请求严整武备。皇上采纳了建议,并把他留在了兵部。蔡信要求征取军匠家属隶属于锦衣卫,遭到他的拒绝。
C.张本效忠朝廷,细心多谋。在征讨汉庶人时,负责处理军饷,后受命安抚汉庶人部众,并登记其余党羽。晋王济熿因行为不法被削夺封爵,张本建议将他的护卫军派到边镇。
D.张本廉洁刚介,为人严厉。他登记朱高煦党羽时,胁从者大多未能免罪。成祖宴请近臣,其他人的桌子上都摆有一件银器,并赐给各人,只有张本因自称“穷张”只得到一个陶器。
【小题4】把文中的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三出厘正之。
译文:
(2)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
译文: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
潘建冰
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俭而近乎吝啬,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黄永玉在自述《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
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搬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这是他唯一的“礼服”,多少年未曾变过。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画家用的画纸主要是宣纸,买回来的宣纸外边包着一张纸,叫做“纸皮”。一般的人撕开纸皮后都将其当垃圾处理掉,但老人绝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了许多画样子,很多纸皮画都成了很珍贵的东西。除了纸皮外,老人甚至连买东西的包装纸,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都分大小留着,作为起画稿之用。
齐白石就连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惜墨如金。白石老人非常注重墨色的运用。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当画完一幅画的时候,他笔洗里的水还是清澈的。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武断地认为齐白石是一个抠门绝顶的人,那么下面的事实却又告诉我们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20世纪50年代初,黄苗子第一次跟着李可染去见齐白石,临分别时,白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二元人民币,一人一元。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地对他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当年的一元人民币可不比当今,上世纪50年代国内一克黄金的收购价也不过三四元钱。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一次他到弟子许麟庐家,那天正好他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还有一次,他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你喜欢画吗?”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什么,答说青蛙,老人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齐白石对于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从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人一幅画作纪念。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从来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白石老人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出卖自己的人格。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白石老人困居被敌伪统治的北平,此后敌伪的大小头子时不时来拉拢老人,送东西、请吃饭、拉交情,甚至要求老人跟他们一起照相,或是参加盛典,这些都遭到了齐白石的严词拒绝。为了不跟他们纠缠不清,也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齐白石在家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上写十二个大字:“白石老人心病复发,停止见客。”迫于生计,齐白石还要继续卖画,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又在大门口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白: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
黄苗子说:“在当时的北平,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大家把老人这份告白和程砚秋息影在西郊留须种田,坚决不给敌伪演戏的事,同样传为艺林的千秋佳话。”
(摘自《最艺术,最民国》,有删改)
相关链接: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困顿,早年就是一个普通木工,直到27岁开始拜师学诗、学画,57岁时独闯北京,本以为能在北京画画谋生,但早期不顺,画作卖不出去是常有之事。60多岁后,作品方得到认可,终于卖出了好价钱。也正是由于早期的颠沛流离,加之晚年卖画是其主要谋生渠道,因此无论是卖画还是卖印,无论买家是谁,概不赊账,绝不还价。
(何暖之《大师另一面》:齐白石小气出名)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黄永玉第一次拜见齐白石,齐白石拿出“发霉的点心”招待他,黄苗子第一次见齐白石,齐白石却送他车钱,可见齐白石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待客的。
B.齐白石把吃的用的都锁在自己打造的大柜子里,钥匙随身带着,穿的衣服也是不能再穿了才丢弃,这一点与守财奴葛朗台有惊人的相似。
C.齐白石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一幅画完成,他笔洗里的水依然清澈见底,能够把墨用得如此巧妙、节约,境界非常之高。
D.齐白石对自己的学生从不吝啬,他不但送画给学生,还偶尔去学生家走走,关照一下学生生活,对求学者更是毫无保留地传授他“最值钱”的画技。
E.本文围绕“吝啬与慷慨”来选材,介绍了绘画大师齐白石颇具天真童趣的事迹,展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小题2】文中为什么要写黄永玉、曾熙和程砚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简要概括齐白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语言表达(共1题)

4.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组团到赣州一日游,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将下表内容告知已经到达候车室的游客。
车型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途径地
返回时间
旅游景点
宇通
10月1日8:00
10月1日9:00
赣县
10月2日10:00
通天岩、郁孤台、八镜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