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下图区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地之一,由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缺少其他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得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造成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1)图中沙障(K处)保护的铁路线是_______铁路,阻隔的沙漠名称是_______ 。
(2)Q山脉是 ____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3)P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_______(填南或北)欣赏到。

(4)该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分析在开采该资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图中M、N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应该做的三项工作是什么?
材料 下图区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地之一,由于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由于缺少其他经济来源,为了生存只得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造成一定时期内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1)图中沙障(K处)保护的铁路线是_______铁路,阻隔的沙漠名称是_______ 。
(2)Q山脉是 ____ ,在古代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原因是什么?
(3)P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名称是________,下图景观常在该山以_______(填南或北)欣赏到。

(4)该地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分析在开采该资源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图中M、N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应该做的三项工作是什么?
2.
材料一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原因。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出现了“雁南飞”的局面,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相反。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1985年以来山东农民纯收入大大超过黑龙江农民的原因。

材料一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种差距是多年来吸引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原因。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出现了“雁南飞”的局面,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相反。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1985年以来山东农民纯收入大大超过黑龙江农民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题)
3.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回答各题。

【小题1】M地附近有一条河流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河流是
【小题2】有关P山脉的地形地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N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1】M地附近有一条河流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河流是
A.淮河 | B.乌拉尔河 | C.巴拿马运河 | D.苏伊士运河 |
A.山地为南北走向 |
B.地势起伏大,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
C.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 |
D.自然带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
A.水稻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4.
【小题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 ( )
【小题2】地区之间老年化程度的不同预示着未来 ( )
【小题3】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人口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记者从2009年8月26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上了解到,2009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结合表格,中国各地区老年比(%,使用65岁以上人口超过7%作为老龄化人口),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老龄化程度 ( )
A.比较严重的地区均分布东部发达地区 |
B.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人口结构仍处在较为年轻的状态 |
C.河南、河北也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行列 |
D.人口结构年轻的状态都很分布在干旱气候区 |
A.人口流动的加剧 |
B.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 |
C.少年人口开始减少,劳动力人口也出现下降 |
D.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
A.青少年入学困难 | B.社会福利负担重 |
C.劳动力不足 | D.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