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202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8/6

1.综合题(共4题)

1.
读某区域七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问题。(13分)

(1)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百帕。乙地渔场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描述图示大陆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3)此时影响丙地的天气系统是 。简述丙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及原因。(4分)
2.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问题。(15分)

(1)指出甲、乙两图所示地区主要自然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要回答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发展种植业气候条件的优势。(4分)
(3)一艘海轮从甲图中A港口出发,走最近的海上航线到美国的旧金山,写出沿途经过的主要海域、海峡和运河。(5分)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


材料二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1)简述该省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省区少数民族特点。
(3)桂林地区的旅游资源属于自然景观中的 ,试简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4.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 ,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 。(2分)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分)

2.单选题(共3题)

5.
读“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常年受西风影响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小题2】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B.北高南低C.山河相间D.中间高四周低
【小题3】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B.水位变化大C.有冰期D.落差小
【小题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乙地区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区
A.矿产资源丰富B.劳动力丰富C.科技水平高D.资金雄厚
6.
读某国不同时间的人口变化图,回答4~6题。

【小题1】四个时段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
【小题2】(小题2)丁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小题3】(小题3)该国可能是
A.芬兰B.尼日利亚C.印度D.巴西
7.
读下面两个岛屿图,回答15~18题。

【小题1】甲岛位于乙岛的
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小题2】(小题2)甲、乙两岛气候
A.都属于热带气候B.东西两侧类型不同
C.受地形、洋流影响较大D.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小题3】(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比例尺比乙图小B.甲岛屿的面积比乙岛大
C.甲、乙两岛都在东半球、中纬度D.甲岛南北距离比乙岛短
【小题4】(小题4)甲岛比乙岛的区时
A.早5小时B.晚5小时
C.早11小时D.晚11小时

3.选择题(共3题)

8.

草履虫的细胞内没有{#blank#}1{#/blank#},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9.

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10.

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