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上海及附近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自来水的取水口将移至A处,其原因是
A.距市中心近 B.地处河流下游
C.水质较好 D.接近居民区
(2)B地是上海_________钢铁厂,它所需要的煤大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省,所需铁矿石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接近___________。
(3)C是金山石化总厂,其属于 (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噪音污染工业 D.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4)D、E两处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说明______对农业区位的突出影响。

(1)自来水的取水口将移至A处,其原因是
A.距市中心近 B.地处河流下游
C.水质较好 D.接近居民区
(2)B地是上海_________钢铁厂,它所需要的煤大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省,所需铁矿石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其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接近___________。
(3)C是金山石化总厂,其属于 (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噪音污染工业 D.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4)D、E两处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说明______对农业区位的突出影响。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
材料二:温州的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材料三:区域地图

(1)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3分)
(2)图C所示地域与A、B两地相比较,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3分)
(3)图B所示地域的企业,按投入要素看主要是 指向型工业,该地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简要分析其主要的优势。(4分)
材料一: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替代策略,生产“国产洋货”,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
材料二:温州的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材料三:区域地图

(1)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3分)
(2)图C所示地域与A、B两地相比较,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3分)
(3)图B所示地域的企业,按投入要素看主要是 指向型工业,该地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简要分析其主要的优势。(4分)
2.单选题- (共9题)
3.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小题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小题1】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A.青藏铁路 | B.兰青铁路 | C.兰新铁路 | D.宝成铁路 |
A.光照 | B.水 | C.土壤 | D.地形 |
A.接近市场 | 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 C.接近原料产地 | D.交通运输方便 |
4.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下图为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小题2】近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企业出现“民工荒”,加上美元贬值、油价攀升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一些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破产。从长远看,这些企业的出路在于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 B.从城市流向农村 |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
A.提高民工的工资水平 | B.吸纳海外移民 |
C.搬迁工厂,进行产业转移 | D.加大科技投入,进行产业升级 |
6.
读“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地区 ”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 印度 B 中国 C 朝鲜 D 日本
【小题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 单产极低 B 商品率高 C 机械化水平高 D 生产规模小
【小题3】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有:
A 东亚 B 西亚 C 中亚 D 北亚的俄罗斯境内

【小题1】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 印度 B 中国 C 朝鲜 D 日本
【小题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 单产极低 B 商品率高 C 机械化水平高 D 生产规模小
【小题3】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有:
A 东亚 B 西亚 C 中亚 D 北亚的俄罗斯境内
7.
关于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共性是 ( )
A.区位优势条件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B.基础条件是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
C.生产规模大,但商品率低 | D.均属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
9.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
B.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
C.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
A.1985~1990年 | B.1990~1995年 | C.1995~2000年 | D.2000~2005年 |
10.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 ![]()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 D.①②③④ |
11.
最近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率先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即在现有汽油中混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可以降低汽油的消耗,节省外汇,保护环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使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途广阔,其原因是()
【小题2】使用乙醇代替汽油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1】使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途广阔,其原因是()
A.汽油价格太高 |
B.乙醇是一次能源,石油是二次能源 |
C.乙醇可以改变石油的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
D.乙醇属再生能源,汽油属非可再生能源 |
A.加快我国乙醇工业的发展 |
B.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
C.延长汽车的使用时间 |
D.降低大气环境污染 |
3.选择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