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99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8题)

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腾”地跳下炕,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低头一瞧,哟__________!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
A.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B.水盆里果然映入了月光
C.月亮果然跳进水盆里了D.水盆里果然跳进了月亮
2.动植物细胞中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结构是(    )
3.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刘备病倒在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知道自己的病难以治好,便派人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吩咐“若子嗣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当即表明对刘氏的忠心。刘备交代完后事,驾崩,享年63岁。
B.孔明屡次挑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信装进大盒子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司马懿看完书信,心中大怒,虽接受衣服,却赶走了来使,还派人调查诸葛亮的饮食情况。
C.诸葛亮死前,料定司马懿定会知晓,趁机攻打。便遗命姜维不要发丧,要将自己的尸身保存好,口中放入麦粒,出兵时将自己放在阵前让司马懿看。司马懿引兵追到,看到车上端坐的孔明木像,以为孔明还活着,大惊失色,急忙退兵。
D.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后将其杀死。
E.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他请求司马昭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
4.
下列各项中,对《子夜》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吴老太爷为逃避“匪乱”,来到上海。一路上,机械的噪音,汽车的臭屁,女儿身上的香气,闪烁的霓虹灯刺激着吴老太爷衰弱的心灵。进入吴府后,吴老太爷忍受不了强烈刺激,脑充血而亡。
B.为对付工人罢工,吴荪甫起用屠维岳。屠维岳先是暗中收买领头的女工姚金凤,瓦解了工潮的组织,吴荪甫又要他使用“反间计”来迷惑分裂工人,果然平息了罢工。
C.少女时代的林佩瑶,和自己的梦中情人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军旅生涯。林佩瑶嫁给了只顾事业的吴荪甫,婚后的她感到空虚寂寞。
D.自称“公债通” 的冯云卿本是破落的乡下地主,在投机公债的时候赔了不少钱,急于挽回败局的他想出了“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以刺探公债市场行情,结果如意以偿。
E.赵伯韬对吴荪甫“经济封锁”,吴荪甫决定以办厂的全部资产去做公债,做最后一斗。结果,刘玉英、韩孟翔反叛,杜竹斋临阵倒戈,吴荪甫惨败。
5.细胞分裂结束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变化是(    )
6.细胞分裂结束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变化是(    )
7.细胞分裂结束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变化是(    )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2.名著阅读(共3题)

9.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小题1】(小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植其杖而芸。(3分)
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3分)
【小题2】(小题2)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2分)
子路认为自己对荷蓧丈人恭敬有礼,荷蓧丈人款待自己,并让他的儿子出来相见,这说明隐者没有废弃“________”。孔子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怀有一种____________的情感。
10.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小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小题2】对于梁惠王提出的“利”,孟子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文段概括。(4分)
11.
阅读下面则选,按要求答题。(4分)
①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
②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处世态度的异同。(4分)

3.语言表达(共1题)

12.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各种治堵方案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车联网”上。“车联网”提供的是全方位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关系的系统方案。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解决城市拥堵的目的。“车联网”背后是汽车制造商、车载终端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硬件供应商、交通信息内容运营商及服务商等组成的一长串产业链条。但目前仅仅出现了解决车与人关系的车载产品,它能通过GPS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车主提供碰撞自动求助技术、路边救援协助、全音控免提电话和全程音控导航等服务。
这段文字介绍了“车联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名著阅读:(3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