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子默写- (共1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乞人不屑接受用脚踏过来食物得出一个“ , ”的结论来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 , ”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作者“而又何羡乎”的具体原因。
(3)《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 , ”的尴尬状况。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乞人不屑接受用脚踏过来食物得出一个“ , ”的结论来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 , ”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作者“而又何羡乎”的具体原因。
(3)《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 , ”的尴尬状况。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小题1】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5分)
【小题2】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小题1】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5分)
【小题2】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3.语言表达- (共2题)
3.
结合材料,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写两条标语来表达对奋斗在指挥救援一线的消防官兵的崇高敬意或对天津滨海的真挚祝愿。(5分)
8月13日据中国消防官方微博消息,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爆炸发生后,当地46个消防中队的143辆消防车100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全力处置。灭火中,6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18名官兵失联,66名官兵受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月13日据中国消防官方微博消息,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爆炸发生后,当地46个消防中队的143辆消防车100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全力处置。灭火中,6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18名官兵失联,66名官兵受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