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湘潭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92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6月14日晚至15日,湘潭狂风骤雨,湘潭城一夜之间变成了“水城”,市民开启“看海”模式.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  读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
(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N国铝土资源缺乏,可炼铝业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N国是欧洲西部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其所炼铝80%~90%供出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M半岛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2)分析N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
(3)评价影响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3.
读我国某林场的生产结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林场的农、工、商联合生产系统是一个生态工程。它包括了 业、 业和 业及花卉、渔业、副业等农业生产部门。
(2)该生态工程的优点是(最少答出四点):
4.
下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请选择建厂地点,并说明
理由。

(1)钢铁厂应建在__________(填字母)处,理由是:__________
(2)造纸厂应建在__________(填字母)处,理由是:__________
(3)啤酒厂应建在__________(填字母)处,理由是:__________
(4)服装厂应建在__________(填字母)处,理由是: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5.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湿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
6.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Ⅱ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
【小题2】“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B.有利于扩大内需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D.劳动力人口增加
7.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8.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B.国家政策的影响
C.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10.
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目较多B.沿河、沿湖、沿海城镇较多
C.交通枢纽处往往形成大城市D.地区和国家的疆界附近不会出现大城市
11.
下图为甲乙两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示意图。与乙相比,甲中心地:
A.等级高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多C.服务范围小D.提供商品货物种类少
12.
下面是不同的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意见,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型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压力 ②禁止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和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的流动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所示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①-②阶段B.③-④阶段C.④-⑤阶段D.⑤-⑥阶段
【小题2】在上题所选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B.中心城区高度繁荣
C.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D.出现新城和卫星城
14.
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因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15.
甘蔗制糖厂应布局在
A.原料产地B.能源基地C.市场D.科技园附近
16.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l吨钢所需的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接近原料地B.接近燃料地C.接近销售市场D.接近交通枢纽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区位上你认为会选择下图中的哪一个地点最合适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钢铁企业考虑环境效益,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适宜在英国伯明翰B.②适宜在日本的福山
C.③适宜在中国上海D.④适宜在印度加尔各答
17.
成渝高铁于2015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成渝高铁比老成渝线缩短了近200千米,桥隧长度占线路全长的66%。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千米,成渝两地迈入1小时经济圈。下图为成渝高铁和老成渝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成渝高铁比老成渝铁路的距离缩短了近200千米,因为
A.顺河谷走向走直线
B.沿盆地周边布线
C.桥梁隧道比例大,裁弯取直
D.沿城市周边布局
【小题2】成渝高铁没有采用从成都经川中直插重庆的最短线路方案,因为这样可以
A.完善川渝地区的高铁网
B.缩短沿线城市时空距离
C.减轻中心城市辐射压力
D.促进沿线新兴城市的工业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