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图(图甲)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A、B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什么?
(2)欧洲西部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有钢铁工业布局,影响两个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图乙中著名汽车工业基地的名称是什么?这里布局汽车工业的优势是什么?
(4)比较图甲中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两点即可)
(5)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两点即可)

(1)图甲中A、B两处的矿产资源分别是什么?
(2)欧洲西部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有钢铁工业布局,影响两个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图乙中著名汽车工业基地的名称是什么?这里布局汽车工业的优势是什么?
(4)比较图甲中A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两点即可)
(5)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两点即可)
2.
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 、 、 。
(3)图中B3调运的能源是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 , ② 。
(4)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1)图中A、B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和 工程。
(2)从开发新能源角度看,图中C、D、E三个区域,可开发的优势新能源分别是 、 、 。
(3)图中B3调运的能源是 ,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 , ② 。
(4)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2.单选题- (共15题)
3.
下图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
【小题2】图中所示现象将对B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小题1】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
A.资金、技术 | B.劳动力 |
C.工业制成品 | D.资源 |
A.激活市场,带动B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
B.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
C.使B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
D.促进B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4.
图甲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小题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①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②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0亿公顷以上 ③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④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小题2】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①建设用地增加 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④未利用地增加

图甲

图乙
【小题1】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①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②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0亿公顷以上 ③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④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建设用地增加 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④未利用地增加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
【小题2】戊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是水源、光照充足 |
B.乙地区农业为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
C.丙地区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发展河谷农业 |
D.与丁地区相比,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
A.气候温暖 | B.暴雨频繁 | C.地质复杂 | D.植被破坏 |
6.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小题2】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 B.雨热同期 | C.人均耕地多 | D.可垦荒地多 |
A.全球变暖 | B.雨热同期 | C.市场扩大 | D.交通改善 |
7.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M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小题2】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

【小题1】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M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 | B.南 | C.西 | D.北 |
A.输入 | B.管理 | C.分析 | D.输出 |
8.
下列选项中符合“人为原因导致河西走廊绿洲区土地荒漠化的因果关系图”的是:( )


A.①盐碱化②风沙③地下水位④植被 | B.①植被②风沙③地下水位④盐碱化 |
C.①植被②地下水位③风沙④盐碱化 | D.①植被②风沙③盐碱化④地下水位 |
9.
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资源的利用方式,利于煤炭资源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
【小题2】在图示省区建设“坑口”电站的意义是( )
①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③改善能源工业结构④增加经济产值⑤节约煤炭资源

【小题1】下列资源的利用方式,利于煤炭资源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的是 ( )
A.煤炭—火力发电 | B.煤炭—化学工业 |
C.煤矸石—建筑材料 | D.焦炭—有色冶金 |
①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③改善能源工业结构④增加经济产值⑤节约煤炭资源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10.
读“我国两省级行政区之间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小题1】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小题2】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下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涵养水源 | B.调蓄洪水 | C.美化环境 | D.保护生物多样性 |
A.1月至2月 | B.3月至5月 | C.6月至9月 | D.10月至12月 |
12.
【小题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A.资金 | B.劳动力 |
C.信息 | D.观念 |
A.矿产品 | B.粮食 |
C.工业制成品 | D.技术 |
13.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下图)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右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左上图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小题2】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中,c是指


【小题1】左上图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环渤海地区 | D.闽南地区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
C.加工和组装环节 | D.市场和运输环节 |
14.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小题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小题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 B.补充气源 |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 B.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
A.俄罗斯 | B.欧洲 | C.中亚 | D.波斯湾 |
15.
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23-24题。

【小题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植树种草 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小题2】(小题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 ④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小题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植树种草 D.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小题2】(小题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 ④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 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小题1】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 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18.Grace does online shopping four times a month.(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does Grace do online shoppin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