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2.
褚橙是云南哀牢山东北部的一种特产冰糖脐橙,其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橙黄,含有大量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褚橙喜温,不耐寒,每年10月底-11月底是繁忙的褚橙采摘季节。
新平县嘎洒镇位于元江上游嘎洒江沿岸,原来这里处处是荒山,泥石流频发,后来这里把山地承包出去,种植果树,逐渐发展为橙园。嘎洒镇地形以河谷与山地为主,褚橙主要种植在河谷地势较高的滩地上,收获后一部分直接销往市场,其余搬运到山腰存放。经过几年的努力,开发出甜酸比合适的橙子品种—褚橙,同时,新平县嘎洒镇政府鼓励非橙农户与橙农合作发展褚橙产业。下图是云南省新平县等高线地形图。

(1)说明新平县嘎洒镇有利于褚橙生长的气温条件。
(2)分析嘎洒镇橙农将部分褚橙存放在山腰的主要原因。
(3)分析新平县嘎洒镇发展褚橙产业的有利条件。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新平县嘎洒镇褚橙种植经验对邻近乡镇经济发展值得借鉴之处。
问题②:请你为新平县嘎洒镇褚橙种植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新平县嘎洒镇位于元江上游嘎洒江沿岸,原来这里处处是荒山,泥石流频发,后来这里把山地承包出去,种植果树,逐渐发展为橙园。嘎洒镇地形以河谷与山地为主,褚橙主要种植在河谷地势较高的滩地上,收获后一部分直接销往市场,其余搬运到山腰存放。经过几年的努力,开发出甜酸比合适的橙子品种—褚橙,同时,新平县嘎洒镇政府鼓励非橙农户与橙农合作发展褚橙产业。下图是云南省新平县等高线地形图。

(1)说明新平县嘎洒镇有利于褚橙生长的气温条件。
(2)分析嘎洒镇橙农将部分褚橙存放在山腰的主要原因。
(3)分析新平县嘎洒镇发展褚橙产业的有利条件。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新平县嘎洒镇褚橙种植经验对邻近乡镇经济发展值得借鉴之处。
问题②:请你为新平县嘎洒镇褚橙种植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2016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4.
2016年6月23日下午4时左右,江苏省盐城市多地遭遇龙卷风和冰雹袭击,瞬时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成排树木被拦腰折断,建筑物被刮倒不计其数,村民被废墟掩埋,截至到6月24日上午已有98人遇难,800多人受伤。下图为龙卷风示意图。

分析盐城市此次龙卷风破坏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分析盐城市此次龙卷风破坏性较大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4题)
5.
圣马太岛位于白令海中北部海域,面积为332平方千米,夏季岛上多雾,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灌木丛和厚厚的地衣,几乎没有植食性动物。二战期间,美国海岸警卫队在该岛建立了一个无线电导航站。为保证驻岛人员基本的食品供应,1944年引进并放养29只驯鹿,以应付紧急状况时食物供应。二战后,驻岛人员陆续撤离。20世纪80年代,该无线电导航站被彻底废弃。下图示意圣马太岛的位值及六次该岛驯鹿数量变化统计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美国废弃圣马太岛无线电导航站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甲地夏季的主要风向是()
【小题3】1963年以后,圣马太岛上驯鹿数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20世纪80年代美国废弃圣马太岛无线电导航站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环境恶劣 | B.跨洋航班减少 |
C.飞行成本增加 | D.导航技术进步 |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A.气候阴冷潮湿 | B.淡水资源不足 |
C.人类过度捕杀 | D.生态过度超载 |
6.
大气中CO2浓度与森林植被活动息息相关,森林的碳代谢影响着林区CO2的时空变化,同时,林冠层(见左图)的CO2时空变化又影响着植物的光合生产力。右图为我国某山谷地林区同一高度1月和7月CO2平均浓度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林区7月CO2平均浓度日变化密切相关的要素是
【小题2】在晴朗的白天,垂直方向上O2浓度最高的是
【小题3】该林区1月日落后和7月日落前CO2平均浓度都存在一个短暂的高峰值,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与林区7月CO2平均浓度日变化密切相关的要素是
A.气压 | B.风速 | C.光热 | D.湿度 |
A.林冠层上方 | B.林冠层 | C.林干层 | D.近地面层 |
A.太阳辐射减弱 | B.山谷风向转变 |
C.日照时间变短 | D.地面辐射增强 |
7.
【小题1】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造成2000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他们爬坡上坎,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下图为1960——2020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河流 | D.植被 |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 B.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
C.城市人口老龄化 | D.城市交通运输的改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