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材料二 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简述“西三角经济圈”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
(3)目前,“西三角经济圈”内建设了多条客运专线,简述客运专线对“西三角经济圈”的积极影响。
(4)西安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简述其在“西三角经济圈”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材料二 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简述“西三角经济圈”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
(3)目前,“西三角经济圈”内建设了多条客运专线,简述客运专线对“西三角经济圈”的积极影响。
(4)西安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简述其在“西三角经济圈”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材料二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1)材料一中,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______,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D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类污染在太原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图说出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的效益。

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材料一 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代表危害越严重)。
环境问题 省份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广东 | ●●●● | ●● | ● | ●● |
四川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材料二 我国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API越大,表示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监测的项目主要有:TSP——总悬浮颗粒物、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等。下表为我国冬季某日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指标资料。
质量指标 城市 | 污染 指数 | 主要污 染物 | 空气质 量等级 |
太原 | 130 | TSP | Ⅲ1 |
深圳 | 132 | NOx | Ⅲ1 |
珠海 | 58 | TSP | Ⅱ |
重庆 | 128 | SO2 | Ⅲ |
(1)材料一中,B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______,这类问题在新疆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D类对应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这类问题在山西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重庆空气污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类污染在太原较轻,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下图说出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的效益。

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2.选择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11题)
4.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小题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
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
5.
【小题2】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0~13岁 | B.13~23岁 |
C.23~40岁 | D.40~65岁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 B.粮食商品率降低 |
C.生态环境恶化 |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
6.
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小题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小题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年-1972年 | B.1975年-1986年 | C.1985年-1990年 | D.2000年-2010年 |
A.人口就业压力大 | B.城市人口比重大 |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 D.人口老龄化严重 |
7.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
功能区可拓展到( )
【小题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小题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

A.一环路 | B.二环路 | C.三环路 | D.环城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8.
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
【小题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小题1】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A.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
C.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 D.城市化水平下降 |
9.
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
【小题2】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乳![]() |
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
A.市场需求量大 |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
C.交通便捷 | 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
10.
近年来,云南昆明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花卉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小题2】与欧洲西部的荷兰相比,云南昆明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小题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A.交通便捷 | B.技术发达 |
C.劳动力成本低 | D.经济发展水平高 |
11.
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小题1】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 | B.劳动力投入少 |
C.科技比例大 | D.机械化程度高 |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
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
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
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
12.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人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具有防寒、滑雪、打猎、射击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据此完成下题。

嘉祥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②降低原料成本 ③增强集聚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④降低劳动力成本

嘉祥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带动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②降低原料成本 ③增强集聚优势,降低运输成本 ④降低劳动力成本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