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 ( )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3)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三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 ( )
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 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
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 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
(3)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2.
左图为北京市简图,右图为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城、顺义、平谷三地,地租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
(2)“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生态维护的同时可主要发展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3)简要分析“二产发展带”布局在东南部的原因。

(1)东城、顺义、平谷三地,地租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
(2)“生态发展带”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生态维护的同时可主要发展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3)简要分析“二产发展带”布局在东南部的原因。
3.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别为:I_________区、Ⅱ________区、Ⅲ________区,其中用地方式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的是________区(填代表数字)。
(2)1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该类功能区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人口流量大②人口密度较小③交通便捷④对外联系不便⑤地租水平高⑥土地利用集约
(3)由于经济原因,不少城市中的Ⅱ类功能区开始出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如果图中城市地区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则高级区应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____部(按地理方位回答),试简述判断理由。

(1)图中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别为:I_________区、Ⅱ________区、Ⅲ________区,其中用地方式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的是________区(填代表数字)。
(2)1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该类功能区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人口流量大②人口密度较小③交通便捷④对外联系不便⑤地租水平高⑥土地利用集约
A.①②④⑤ | B.②③⑤⑥ | C.③④⑤⑥ | D.①③⑤⑥ |
2.单选题- (共12题)
4.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小题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
阅读分析表格,完成下列小题。国家 | 人口密度(人/km2) | HDI | 平均寿命(岁) | 国民平均旧学年数(年) | 老年人口比例(%) |
甲 | 403 | 0.385 | 51.1 | 3.3 | 2.98 |
乙 | 126 | 0.385 | 54.6 | 4.3 | 3.41 |
丙 | 111 | 0.719 | 76.9 | 10.4 | 11.04 |
丁 | 8 | 0.719 | 67.2 | 8.8 | 15.26 |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A.甲、乙 |
B.甲、丁 |
C.乙、丙 |
D.丙、丁 |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
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
5.

【小题1】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
【小题2】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统计,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49.84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
A.环境人口容量 | B.人口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土地承载力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
6.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③所示国家最可能是( )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 长模式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小题1】图中③所示国家最可能是( )
A.印度 | B.德国 | C.日本 | D.中国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7.
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下列下列问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小题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A.德国大于英国 |
B.印度小于尼日利亚 |
C.美国大于法国 |
D.中国小于巴基斯坦 |
A.领土面积更大 |
B.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
C.人口总数更少 |
D.人口增长率更低 |
A.发达国家——过渡模式 |
B.印度——过渡模式 |
C.发展中国家——“三低”模式 |
D.印度尼西亚——“高高低”模式 |
8.
【小题1】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
【小题2】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
【小题3】城市丁可能位于我国的( )
下图中,左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图,右图为劳动力迁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
A.乙、丁、甲、丙 | B.乙、甲、丁、丙 |
C.甲、丙、乙、丁 | D.丙、甲、丁、乙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西北内陆地区 | B.东南沿海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9.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个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小题2】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小题1】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A.促进资源开发 | B.就业压力增大 | C.劳动力数量减少 | D.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
10.
【小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小题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12年 | B.2010年 |
C.2008年 | D.2004年 |
A.基本稳定 | B.先增后减 |
C.整体趋减 | D.逐年增加 |
11.
下图为北京市某区域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景观所在功能区的类型为
【小题2】影响图示景观所在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图示景观所在功能区的类型为
A.高级住宅区 | B.历史文化区 | C.中心商务区 | D.科教文化区 |
A.历史因素 | B.经济因素 | C.行政因素 | D.环境因素 |
12.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小题2】若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环境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小题1】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A.E、M | B.D、M | C.M、N | D.D、E |
A.M | B.F | C.E | D.N |
13.

【小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小题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 B.加速阶段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后期阶段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
D.轨道交通的发展 |
14.
下表为“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据表,回答小题。
【小题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小题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
| 年份 项目 | 1950年 | 1980年 |
甲 | 城市数目(个) | 1 | 3 |
乙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12 | 176 500 |
丙 | 城市人口(万人) | 12 | 65 |
丁 | 城市人口比重(%) | 2.7 | 38.6 |
【小题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
15.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小题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源 | B.交通 |
C.地形 | D.能源 |
A.该区域包含4个城市等级 |
B.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
C.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
D.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