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
材料二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与流动人口统计表。
(2)指出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由第三位变为第一位的原因,并分析这种变化可能给广东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以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带来的问题。
2.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

该企业拟将图7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该企业拟将图7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2.单选题- (共19题)
3.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小题2】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山麓冲积扇 | B.干支流交汇处 | C.河口 | D.河流发源地 |
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
B.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 |
C.河流沿岸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多,有利于建设建筑 |
D.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 |
4.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
【小题2】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

【小题1】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消失时间约在( )
A.2020年 | B.2045年 |
C.2060年 | D.2075年 |
A.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 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
C.减少老龄人口数量 | D.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
6.
【小题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关于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①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④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⑤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⑥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A.③④⑥ | B.②⑤⑥ | C.①③⑤ | D.①④⑥ |
8.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 B.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
C.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
A.加剧了水土流失 | B.缓解了人地矛盾 |
C.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 D.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
9.

【小题1】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小题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左图、右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低—低—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C.“高—高—高”模式 | D.“高—高—低”模式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 B.性别构成较合理 |
C.劳动力比重较大 | D.年龄构成较轻 |
10.
【小题2】目前欧洲各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A.严重的环境污染 | B.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
C.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
A.人口增长过快 | B.人口数量过多 |
C.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 D.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
12.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目前,有部分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
B.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
C.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于经济发展落后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 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
③避免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 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3.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小题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小题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25万 | B.30万 | C.35万 | D.45万 |
A.居民的膳食结构 | B.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 |
C.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 | D.以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等 |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B.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 |
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
D.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14.
【小题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
【小题2】①地区在四个地区中
下表是2012年世界四个地区人口相关数据表,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 总人口(万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 |
| 130 | 1.78 | 0.62 | 160 |
| 820 | 0.55 | 0.60 | 908 |
| 1900 | 1.79 | 0.81 | 190 |
| 4800 | 1.24 | 0.64 | 1036 |
【小题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
A.①地区 | B.②地区 | C.③地区 | D.④地区 |
A.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 B.年净增人口最多 |
C.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 D.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
15.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
16.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和风向频率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城市四个企业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小题1】对图中城市功能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功能区人口密度最大 | B.②功能区环境污染最重 |
C.③功能区建筑密度最大 | D.①功能区交通通达度最好 |
A.自来水厂 | B.纺织厂 |
C.机械厂 | D.钢铁厂 |
17.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小题2】②图反映了该市

【小题1】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
C.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
D.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18.
下图为某市某日近地面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的是( )
【小题2】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温差会产生气压差异,比较甲、乙、丁三地近地面的气压,正确的是( )

【小题1】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的是( )
A.公园绿地 | B.住宅区 | C.商业区 | D.工业区 |
A.甲﹥丁﹥乙 | B.乙﹥丁﹥甲 | C.丁﹥甲﹥乙 | D.乙﹥甲﹥丁 |
19.
读北方某城市书店和书亭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书店与书亭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具有的特征是( )
【小题2】根据六边形服务范围理论,下列地点适宜布局书店的是( )

【小题1】书店与书亭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具有的特征是( )
A.书店数量少,书种全,彼此相距较近![]() | B.书亭规模小,书种少,彼此相距较远 |
C.书亭等级低,数量多,彼此相距较近![]() | D.书店等级高,数量多,彼此相距较远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20.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


A.去B城市上中学 | B.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
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 D.去B城市设立某化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
21.
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地理环境要素发生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为某大城市地理环境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a>b>c,该图最不可能代表的是

【小题2】图为该大城市某监测点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曲线图,该监测点附近的主要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小题1】图为某大城市地理环境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a>b>c,该图最不可能代表的是

A.降水量分布 | B.土地租金变化 |
C.气温分布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

A.工业生产 | B.交通运输 | C.建筑工地 | D.居民生活 |
3.选择题- (共3题)
22.如图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blank#}1{#/blank#}联;若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灯L1、L2{#blank#}2{#/blank#}联;若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L2的工作情况分别是{#blank#}3{#/blank#}.
23.如图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blank#}1{#/blank#}联;若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灯L1、L2{#blank#}2{#/blank#}联;若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L2的工作情况分别是{#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