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83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5/4

1.综合题(共1题)

1.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丙地区自然带为________带,其成因主要是什么?
(2)南美洲西海岸,从甲处到丁处自然带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形成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甲、乙两处东侧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单选题(共4题)

2.
去冬今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强沙尘暴,滚滚黄沙越过秦岭大巴山,对四川盆地部分城市天气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北方部分大城市大气污染加重B.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D.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
【小题2】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我国长江中下游遭受伏旱天气B.天山北坡雪线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
C.开普敦正是一年多雨时节D.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北凸出
3.
下图为我国2005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小题2】对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①自然因素 ②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4.
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意图,图中资本拥有量(K/L)是指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是指每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A.①是中国B.②是韩国
C.③日本D.③是中国
【小题2】从图中可知,①国企业在③国城市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③国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研发能力强
C.劳动力资源丰富D.政策优惠
5.

【小题1】【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交通都具有沿河湖、沿铁路的便利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小题3】【小题4】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 )
A.节省投资成本B.减少对沿线城镇切割
C.保障旅客安全D.节省土地资源

3.选择题(共2题)

6.

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我们经常说“在……客观历史条件下……”, 那么“客观历史”是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