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________。
(2)图示各省、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一般呈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


(1)图甲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________。
(2)图示各省、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一般呈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某教授称,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2006~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示意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的现状。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我国今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是什么?试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某教授称,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2006~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示意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的现状。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我国今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是什么?试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
3.
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2)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2)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
2.单选题- (共9题)
4.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
5.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D.人口素质较高 |
6.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某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表中“最大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某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自然资源 | C.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A.警戒性 | B.相对性 | C.差异性 | D.临界性 |
7.
读“某市市内跨区人口迁移流向分布示意图(下图中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该市跨区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 |
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大 |
D.城市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
8.
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压力小的农村,人口迁出使劳动力不足,不利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迁入地区得到发展,综合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
D.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环境的影响更广泛 |
9.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世界平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及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材料可知( )
【小题2】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原因的是( )

【小题1】据材料可知( )
A.2015年前后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
B.韩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C.1950~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日本 |
D.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 |
A.生活水平的提高 | B.医疗条件的改善 |
C.偏低的生育率 | D.退休年龄的延迟 |
10.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而迁入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小题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小题3】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

【小题1】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而迁入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 B.①④⑥ | C.②⑤⑥ | D.③④⑦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
C.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
11.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下面“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⑥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12.
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体之一。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我国部分居民迁移到澳大利亚。推测我国的进城务工人员和迁移到澳大利亚的我国居民在下图中分别为(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3.选择题- (共2题)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临江仙①
李煜
樱桃②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①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年)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②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