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读下列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 ( )
【小题2】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3】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 )

【小题1】深圳市10年间人口增长率一直较高,主要原因是 ( )
A.出生率较高 | B.自然增长率较高 |
C.死亡率很低 | D.人口大量迁入 |
A.经济因素 | B.生态环境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A.不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 B.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
C.提高本地水资源利用率 | D.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 |
2.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小题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① | B.④ | C.③ | D.② |
A.丹麦 | B.中国 | C.埃及 | D.印度 |
3.
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
【小题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 )

【小题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 )
A.②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
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 |
C.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
4.
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做“雁南飞”。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环境压力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对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5.
据了解,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达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导致我国人口农村老龄问题更加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育观念的差异 | B.人口寿命长短差异 |
C.庞大的人口流动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 |
6.
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
【小题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 )
【小题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

【小题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
A.战争 | B.自然灾害 | C.经济发展水平 | D.国家政策 |
A.控制人口增长 | B.人口迁移 | C.提升国民素质 | D.鼓励生育 |
A.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成本优势 |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7.
如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小题2】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小题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
A.甲和乙 | B.乙和丁 | C.丙和乙 | D.乙和丙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8.
【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
【小题3】关于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 | B.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
C.我国人口约为14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 D.我国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6亿 |
A.科技发展水平 | B.对外开放水平 |
C.资源 | D.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矛盾 |
B.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虚数” |
C.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D.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人口合理容量逐渐降低 |
9.

【小题1】从单位面积看,新加坡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 )
【小题2】当新加坡处于人口适度曲线图第Ⅲ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 )
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719.9平方千米,人口约561万(2017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均GDP约5.5万美元(2017年),居世界前列。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单位面积看,新加坡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其( )
A.气候条件优越 | B.矿产资源丰富 | C.生活消费水平低 | D.科技水平高 |
A.资源 | B.生产力 | C.科技 | D.消费水平 |
10.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2】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3】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小题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a、b、d、c | B.a、b、c、d |
C.b、d、a、c | D.d、a、b、c |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
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
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
A.商业区用地 | B.工业区用地 |
C.住宅区用地 | D.绿化用地 |
11.
读某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小题2】形成该市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①城市边缘环境优美
②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污染日渐突出
③交通便利,便于运输
④城市功能分区的必然结果
【小题3】该市工业布局在铁路线、公路线和运输河道附近的原因是

【小题1】该市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分布在市区的边缘,形成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 |
B.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及其附近 |
C.都分布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 |
D.散布于居民区和商业区之中 |
①城市边缘环境优美
②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污染日渐突出
③交通便利,便于运输
④城市功能分区的必然结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便于工人上下班 |
B.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靠近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
C.便于购货人员就近订货 |
D.靠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的体力消耗 |
2.填空题- (共2题)
12.
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途中箭头表示是人口迁入或迁出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_______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从全球来看,我国属于人口的_______ (迁入区、迁出区)。
(4)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因素。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_______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从全球来看,我国属于人口的_______ (迁入区、迁出区)。
(4)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因素。
13.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1)材料1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在C阶段,我国实现出生率下降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目前我国处于_______(填字母)阶段。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最明显的是_______(填字母)阶段,出生率下降最明显的是_______(填字母)阶段。
(2)材料2中,甲国人口总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甲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材料1中A、B、C、D 哪一阶段_______(填字母)。
(3)材料3中A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和_______。
材料1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材料2 甲、乙两国人口数据资料

材料3 A、B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材料1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在C阶段,我国实现出生率下降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目前我国处于_______(填字母)阶段。图中人口死亡率下降最明显的是_______(填字母)阶段,出生率下降最明显的是_______(填字母)阶段。
(2)材料2中,甲国人口总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甲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材料1中A、B、C、D 哪一阶段_______(填字母)。
(3)材料3中A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和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