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82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7

1.文言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巽,字令叔,赵郡人。少苦心为学,以明经调补华州参军,拔萃登科,授鄠县尉。周历台省,由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逾年,召为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锐于为理。五年,改江西观察使,加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巽持下以法,吏不敢欺,而动必察之。顺宗即位,入为兵部侍郎。司徒杜佑判度支盐铁转运使,以巽干治,奏为副使。佑辞重位,巽遂专领度支盐铁使。榷筦之法,号为难重,唯大历中仆射刘晏雅得其术,赋入丰羡。巽掌使一年,征课所入,类晏之多岁,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万贯。旧制,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抵河阴,久不盈其数,唯巽三年登焉。迁兵部尚书,明年改吏部尚书,使任如故。
巽精于吏职,盖性使然也。虽在私家,亦置案牍簿书,勾检如公署焉。人吏有过,丝毫无所贷,虽在千里外,其恐栗如在巽前。初,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然性强很狡恶,忌刻颇甚,乘德宗之怒,谋杀窦参,物论冤之。初,参为宰相,不悦于巽,自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仍促其行。不数月,参贬郴州司马。久之,巽自给事中为湖南观察使,郴即属郡也。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以擅袭父任,物议不可,朝廷不得已而授之。及参之贬,士宁尝以绢数千匹赂参,巽在湖南具奏其事,言参与藩镇交通,德宗怒,遂赐参死,议者冤之。巽廉察江西,徇喜怒之情,而无罪被戮者多矣。元和四年四月卒,时年七十一,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
B.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
C.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
D.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于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科”,旧时也称“登第”,指旧时科举考试考中进士。
B.“征课”指按照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后文“程课”同义。
C.“明年”就是今年的下一年,与现代汉语中的“明年”意思相同。
D.“出”“迁”均为官职调动之词,“出”指离京为官,外任、外迁;“迁”一般指升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巽自幼苦心学习,以明经调任补做华州参军,后来登科,授予鄠县太尉一职,他遍历台省,为人奸诈凶恶,好嫉妒。
B.李巽依法管理下属,管理没有敢欺瞒的,顺宗时,凭着自己干练有治才,被司徒佑推荐担任度支盐铁转运副使,在职第一年,赋税就超过了刘晏许多年的。
C.李巽本性精于吏职,即使在自己家里,他也放置文书簿册,考核检查文书簿册像在公署中一样。
D.李巽为人严苛豪强,对别人的过错丝毫不宽恕,即使卧病在床,郎官们来探望他,也不与他们谈病,而是跟他们考查赋税,谈论利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吏有过,丝毫无所贷,虽在千里外,其恐栗如在巽前。
(2)巽廉察江西,徇喜怒之情,而无罪被戮者多矣。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凰的别名是“鶤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小题1】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B.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逖“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
C.“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D.古人认为鸡能辟邪,“重明之鸟”更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人们就在木刻或者铸造其形,放置于门户之间。
【小题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危害国家,后者会妨碍主人。
C.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D.《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唐《艺文类聚·鸟部》就认为“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鶤,而凤凰的别名是鶤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D.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3.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如何便认的?”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选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小题1】林冲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  )
A.林冲认为,看管草料场的差事不错,打算长期在这里安居干下去。
B.林冲认为,陆谦等人不会有什么阴谋,因而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C.林冲盼望着晴天,这象征林冲仍然对未来抱有幻想,他认为阴雪总将过去,晴日必将到来。
D.林冲还没有完全识破高球等人的阴谋毒计,还想随遇而安,苟且忍辱。
【小题2】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探半身入去摸“火盆”,到山神庙后又特地搬石头顶住庙门,请分析这两个细节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小题3】林冲的形象在梁山好汉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其性格特征。

3.材料作文(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没有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 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旅行!
②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 一次重要的抉择胜过千百次的努力!今天的生活是由三、五年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三、五年后的生活又是由今天的选择决定的。
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简单:你在赖床,他在锻炼;你在应付学习,他在用心学习;你在完成今天的计划,他在策划明年的计划。
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语言表达(共2题)

5.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频发也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遵守交规文明行车就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现在,各地纷纷出台交通安全严管措施,这样就可以保证民众的出行安全。
①交通事故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①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我国留守儿童问题有以下特点:其一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人,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其二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