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图为“我国部分老年人口比重(%)图”(图甲)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图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的 等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以图乙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10年间其发展趋向如何,试简要说明原因。
(3)近年来,三个地带中出现了“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的 等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以图乙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有何特点,10年间其发展趋向如何,试简要说明原因。
(3)近年来,三个地带中出现了“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列环境污染源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污染治理的措施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________和人工改造的环境。
(4)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此图尚未反映出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

(1)将下列环境污染源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
A.工业“三废”; | B.建筑工地; | C.汽车; | D.居民炉灶;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 |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________和人工改造的环境。
(4)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此图尚未反映出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
3.
下图A、B分别是濒临海洋的两个港口。它们都能从外地运来当地稀缺的商品进行销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2)甲图中,矿场和农场的聚落发展比A、B缓慢且规模小,为什么?
(3)乙图中,原矿场和农场的发展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A、B两中心地的规模和等级,试分析原因。

(1)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 | 正误 |
①A、B基本上是相同等级的中心地 | |
②A、B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它们的服务范围不会重叠 | |
③在甲图中,A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主要延伸方向是矿场,B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主要延伸方向是农场 | |
④在甲图中,A、B两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 |
⑤在乙图中,通常情况下A中心地的服务人口大于B中心地的服务人口 | |
⑥在乙图中,B中心地的服务人口肯定不包括A中心地的居民。同样,A中心地的服务人口也不包括B中心地的居民 | |
(2)甲图中,矿场和农场的聚落发展比A、B缓慢且规模小,为什么?
(3)乙图中,原矿场和农场的发展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A、B两中心地的规模和等级,试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5.
人口合理容量
A.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
B.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口合理容量越来越小 |
C.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
D.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较小,因此环境的人口合理容量较大 |
10.
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 )
A.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 |
B.中国修建三峡工程,库区人口向外迁移 |
C.西部大开发使我国很多人迁往西部地区 |
D.中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一些人被迫迁移 |
15.
城乡中小学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证学生能就近上学 | B.不应穿越铁路、城市交通干线 |
C.不穿越厂矿生产区和市中心人多车多的地段 | D.应建在居民区内,以方便学生就近上学 |
16.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
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2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从地区看,_______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______________的妇女,随着妇女______________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居住在______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推理得出:①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②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_程度等社会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大;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的______________程度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当务之急。

(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从地区看,_______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______________的妇女,随着妇女______________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居住在______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推理得出:①________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②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_程度等社会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很大;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的妇女的______________程度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当务之急。
2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H________。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
(5)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H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