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_______历史上和(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属于推力是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 ___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

(1)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
运的 和 处。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D_______。
(2)E运输方式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运输方式的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A运输方式未来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运输方式发展最快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A.政治 | B.宗教 | C.交通 | D.军事 |
A.资源开发 | B.交通 | C.自然要素 | D.宗教 |
A.军事因素的强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 B.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年龄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小题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
A.0.775% | B.3.7% | C.0.885% | D.0.95%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

【小题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 B.从城市流向农村 |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
【小题1】在石家庄与京广线相交的两条铁路是
A.胶济线、石太线 | B.石太线、京沪线 |
C.京九线、石德线 | D.石德线、石太线 |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
D.能否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域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 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③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 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
A.地形复杂 | B.气候湿热 | C.资源匮乏 | D.地处内陆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小题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 | B.消费市场 | C.劳动力价格 | D.交通运输 |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利用廉价劳动 | D.方便产品运输 |
A.原料生产环节 | B.加工环节 | C.运输环节 | D.销售环节 |
A.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但运量小,成本高 |
B.铁路运输连续性好,但运费高,占地面积广 |
C.航空运输最为快捷,投资小,但技术要求高 |
D.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但投资大,速度慢 |
【小题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降低燃油消费 | B.提高交通效率 |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 D.节省城市用地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 C.城市连片发展 |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
【小题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 B.耐旱 | C.耐盐 | D.抗倒伏 |
A.化肥 | B.农家肥 | C.农药 | D.淡水 |
3.选择题- (共9题)
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小明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其中形成甲光斑的 {#blank#}1{#/blank#}(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 {#blank#}2{#/blank#}是凹透镜(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女中学生何梦云搀扶摔倒的老人,反被老人的亲属误解为肇事人,幸得交警调查证明清白。对此,何梦云不但不记恨,反而为摔伤老人捐款。因此,何梦云荣获由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网”颁发的“搀扶老人委屈奖”,奖金5000元。向何梦云学习,我们应当( )
①勇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与人为善,积极传递正能量
③放弃原则,宽以待人,取悦他人 ④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言之成理。
4.多选题- (共1题)
1.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2.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3.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