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个功能区中,土地租金最贵的应是 (填字母)功能区。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试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请选择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的地点,试分析理由:

(1)在abc三个功能区中,土地租金最贵的应是 (填字母)功能区。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试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请选择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的地点,试分析理由:
2.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城市人口为56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年后该城市人口预计达113万,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
(3)该市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特点为 , 。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地,理由是 ;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地,理由是 。

(1)下图表示B—C—D一线地租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年后该城市人口预计达113万,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
(3)该市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特点为 , 。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5)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地,理由是 ;为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地,理由是 。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玉米带即最适合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玉米带与大致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材料二:“吉林省玉米种植区(40°N~42°N,125°E~128°E)分布图”。

(1)根据材料,简述吉林省东部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
(2)试分析吉林玉米带玉米种植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辽宁省北部、 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也在推广种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你认为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黄金玉米带即最适合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玉米带与大致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材料二:“吉林省玉米种植区(40°N~42°N,125°E~128°E)分布图”。

(1)根据材料,简述吉林省东部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
(2)试分析吉林玉米带玉米种植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辽宁省北部、 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也在推广种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你认为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4题)
4.
近年来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小题2】互联网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
A.气候条件 | B.劳动力 |
C.淡水资源 | D.科技水平 |
5.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小题2】(小题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小题1】甲图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之间 |
C.2000~2004年之间 |
D.2004年以后 |
6.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小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

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
7.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
【小题2】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
A.原始型低增长阶段 | B.传统型加速增长阶段 |
C.传统型增长减缓阶段 | D.现代型低速增长阶段 |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I |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II |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III |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IV |
8.
下面是某个国家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国可能是( )
【小题3】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按人口增长模式演变历程,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 B.④①③②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②④ |
A.美国 | B.芬兰 | C.巴西 | D.印度 |
A.①阶段,工业产值大于农业产值 |
B.②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 |
C.③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
D.④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9.
【小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小题2】通过人口普查发现,该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0~14岁(%) | 35.27 | 14.63 | 8.5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小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C.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D.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A.人民的生活水平高,营养好 |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
C.人口结构年轻 | D.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高 |
10.

【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由图可知( )
下图示意1950—2025年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 |
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快 |
C.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
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 |
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 |
C.发达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 |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
11.
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为( )
①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 ②德国以大城市为主
③日本以中小城市为主 ④日本以大城市为主
【小题2】日本城市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

【小题1】德国、日本的城市等级特点为( )
①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 ②德国以大城市为主
③日本以中小城市为主 ④日本以大城市为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日本自然条件较为均一 |
B.政府注意分散城市职能 |
C.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 |
D.海洋交通运输发达 |
12.
【小题1】下面有关该市的描述,较合理的是( )
【小题2】下面对该城市产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面有关该市的描述,较合理的是( )
A.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市区南部,河水波光粼粼 |
B.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由东南方向直抵市中心 |
C.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达60米 |
D.该市三个工业区,半环状相连绕城分布 |
A.高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小 |
B.化工区的合理性体现为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 |
C.轻纺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离市区太近 |
D.化工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位于市区冬季风的上风向 |
13.
读人口密度和城市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图中体现出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之间的关系是( )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大 |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的数目无任何关系 |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
14.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小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 B.水土流失 | C.热岛效应 | D.“臭氧洞”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
15.
(题文)读下图,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城中心,①②③为19: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 )


A.商业区位于城市的北部 |
B.Q方向上汽车行驶的速度最慢 |
C.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 |
D.从③线至M处的耗时大于至N处 |
16.
【小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小题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回答问题。【小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小题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3.选择题- (共4题)
20.
质子和α粒子以相同的动能垂直磁场方向射入同一匀强磁场,它们运动轨迹半径之比Rp:Rα={#blank#}1{#/blank#},运动周期之比Tp:Tα={#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