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9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19世纪中期,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闭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 “闯关东”线路示意图。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2.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个功能区中,土地租金最贵的应是    (填字母)功能区。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试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请选择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的地点,试分析理由:
3.
阅读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下图为中原城市群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我国1949~2008年城市数量变化状况。

材料三 下表示意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年份(年)
特大城市数量(个)
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60
114
62
52
29.5
30.4
28.4
1980
222
103
119
34.0
33.4
34.6
2000
408
129
279
40.8
34.0
44.2
 
(1)据材料一说明城市级别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的表现特点。
(3)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2.单选题(共14题)

4.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5.
读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图反映出我国生育观念的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好” 
③从重男轻女到“男女都一样”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该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降低城市化水平B.提高人口素质
C.减轻环境污染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6.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
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
【小题2】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环境质量下降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D.城市房价增长快
7.
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B.省际人口的迁移
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小题2】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
①城镇 ②农村 ③经济发达省份 
④经济欠发达省份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8.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小题2】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①医疗条件改善,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三低”模式D.高增长模式
【小题2】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教育水平高D.人口迁移
10.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C.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小题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A.美国B.韩国C.中国D.尼日利亚
11.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国家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放开“单独二胎”可(  )
A.减缓我国老龄化的速度B.大幅提高我国青少年的比重
C.快速增加我国劳动人口的数量D.扩大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小题2】下列受“单独二胎”政策影响较小的省区为(  )
A.西藏B.江苏C.上海D.山西
12.
如图为“2013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深圳某大街2013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
C.人口老龄化加剧D.旅游人数增多
【小题2】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  )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质 
②扩大农业耕地征用 
③增加城市建筑密度 
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绿化用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绿化用地面积由甲时期到丙时期不断增
加可(  )
A.增加居民的居住用地B.减少生物的多样性
C.减弱城市热岛效应D.减弱城市蓄水能力
【小题2】该城市(  )
A.丙时期较甲、乙两时期城市内涝更加严重
B.乙时期绿化用地对城市各区域净化作用最明显
C.丙时期城市中心区空气质量最差
D.甲时期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扩散
14.
“潮汐车道”是可变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的情况,在有条件的道路,使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发生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潮汐车道”设置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增大城市道路通行面积B.合理配置道路资源
C.美化城市道路D.减少城市交通事故
【小题2】为了应对出行高峰,科学引导与缓解交通压力,2013年9月12日北京市首条“潮汐车道”正式开通。每日17时到20时,北京市朝阳路京广桥至慈云寺桥主路方向的一条社会车道改为“潮汐车道”,其余时段维持现状通行。由此可以判断该“潮汐车道”(  )
A.为进城方向B.使居住地与工作地的距离缩短
C.为出城方向D.可明显减轻城市污染
15.
安徽省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北部地区);丘陵占29.5%,山地占31.2%,丘陵和山地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南部地区)。据此并结合安徽省集镇地理分布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形
集镇数量(个)
总面积(平方千米)
服务范围(平方千米)
服务半径(千米)
密度(集镇数量/1 000平方千米)
平原
929
64 025
68.92
4.68
14.5
丘陵
343
35 868
10 457
5.77
9.5
山地
376
38 952
10 340
5.73
9.7
 
【小题1】结合图示可知,安徽省(  )
A.南部地区的集镇数量较大B.南部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小
C.北部地区的集镇密度较大D.北部地区的集镇服务半径大
【小题2】表中数据显示,安徽省山地和丘陵地区的集镇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均大于平原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地和丘陵地区物产比较丰富B.山地和丘陵地区交通不便
C.山地和丘陵地区集镇规模较大D.山地和丘陵地区人口分布分散
16.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租上涨 
②东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④东北部地形平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小题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靠近河流、湖泊,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租低廉
C.地势开阔,便于建设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17.
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面图(人/平方千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面指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气候适宜C.工业发达D.海运便利
【小题2】图中A地区人口潜力面指数比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发较早B.地形崎岖C.光热条件差D.地广人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