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___国。
(2)分析左图推测,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3)右图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___国。
(2)分析左图推测,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
(3)右图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合肥滨湖新区南依巢湖,是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10年,随着大量人口、产业部门、学校及省委政府机关部门迁入,滨湖新区已由原来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标志着合肥从“环城时代”走进“滨湖时代”。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导致水质较差。合肥市将投资1000亿,用于改善巢湖水质。下图为“合肥市滨湖新区示意图”。

(1)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哪几个_______?
(2)说说合肥的城市化对其地理环境各要素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
(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你认为合肥市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________?
合肥滨湖新区南依巢湖,是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10年,随着大量人口、产业部门、学校及省委政府机关部门迁入,滨湖新区已由原来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标志着合肥从“环城时代”走进“滨湖时代”。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导致水质较差。合肥市将投资1000亿,用于改善巢湖水质。下图为“合肥市滨湖新区示意图”。

(1)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哪几个_______?
(2)说说合肥的城市化对其地理环境各要素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
(3)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你认为合肥市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________?
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和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农场中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________。
(3)甲图中A地北侧为五大湖区域,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4)分析甲图阴影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_______。

(1)甲图和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农场中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________。
(3)甲图中A地北侧为五大湖区域,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
(4)分析甲图阴影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_______。
2.选择题- (共1题)
4.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小题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小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
A.1990年以前 | B.1990~2000年 |
C.2000~2004年 | D.2004年以后 |
3.单选题- (共13题)
5.
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车行的路面状况等决定。人流量很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车让人。读某城区甲、乙、丙、丁四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
【小题2】丙地最有可能位于( )

【小题1】甲、乙、丙、丁四个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 |
C.居住区 | D.政区 |
6.
(题文)有些学者以每平方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m2,农业时期为40人/m2,工业时期为160人/m2。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资源 |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9.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
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
D.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
10.
我国某村人口预期寿命很长,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在下列影响当地人口寿命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饮用水质量好 | B.山区闭塞,受外界环境干扰很小 |
C.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宜人 | D.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
1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小题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 B.从河北流往山东 |
C.从广东流往北京 | D.从上海流往四川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 D.甲地优美的环境 |
12.

【小题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小题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 B.地形 | C.市场 | D.水源 |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
C.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 |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
13.
安徽省明光市 (县级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江淮分水岭北侧,东与江苏省相邻(如下图所示)。境内京沪铁路贯穿西部,并在明光境内设站;新建的京沪高铁定远站距明光仅 20km;蚌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明光市交通运输对明光市城市发展的影响有( )
①加速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增强了南京、蚌埠对其的辐射带动能力 ③加快了内城的衰落和外城区的扩大 ④扩大了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范围
A.明光市的服务范围比蚌埠市、连云港市的大,比合肥市、南京市的小 |
B.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南京市、合肥市次之,明光市的服务范围最小 |
C.南京市、连云港市的服务种类最多,蚌埠市和明光市的服务种类最少 |
D.与明光市等级相同的城市数目最少,与徐州市等级相同的城市数目最多 |
①加速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增强了南京、蚌埠对其的辐射带动能力 ③加快了内城的衰落和外城区的扩大 ④扩大了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范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现在有很多城市由于人口和家庭小汽车猛增,导致交通拥堵。下面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做法最可行的是( )
A.在城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并大量建设停车场 |
B.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并加强交通管理,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
C.限制家庭小汽车的增长,设立无车日,倡导步行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车流量 |
D.将生活区和工业区布局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市民流动量 |
15.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

【小题1】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播种面积减少 | B.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 |
A.上海市 | B.江苏省 | C.内蒙古自治区 | D.四川省 |
16.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小题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 B.劳动力缺乏 |
C.灌溉水源缺乏 | D.热量不足 |
A.全球气候变暖 | B.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
C.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 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
17.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平谷区,历史上就以出产“北京贡桃’’而闻名。这里有温和洁净的空气和特有的土质,近年来,平谷区还从国际市场的需要出发,引导果农科学施肥,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出口合格率达到了1 OO%。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享有盛名。根据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平谷生产出优质大桃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 )
【小题2】使平谷大桃在市场上享有盛名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小题3】近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海南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 )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小题1】平谷生产出优质大桃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 )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科学技术 |
A.特有的土壤 | B.科学技术 | C.市场需求 | D.便利的条件 |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