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
(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简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

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简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2.单选题- (共5题)
4.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①骑单车出行 ②经营手工业作坊 ③去速食店就餐 ④建大型游乐场
【小题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①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②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③从季风水田农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④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小题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①骑单车出行 ②经营手工业作坊 ③去速食店就餐 ④建大型游乐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②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③从季风水田农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④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5.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小题2】该国最可能是
【小题3】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小题1】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美国 | B.中国 |
C.巴西 | D.日本 |
A.原料导向型工业 | B.技术导向型工业 |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D.动力导向型工业 |
6.
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失调 | B.速度变慢 |
C.拉力减弱 | D.水平降低 |
7.
【小题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广东省 | B.上海市 |
C.北京市 | D.江苏省 |
A.毗邻港澳 | B.市场广阔 |
C.环境优美 | D.人才充足 |
8.
A.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B.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
C. 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
D. 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小题2】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 B. 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C.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 D.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小题3】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 墨西哥 B. 英国 C. 中国 D. 坦桑尼亚
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A. 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B.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
C. 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
D. 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小题2】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 B. 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C.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 D. 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小题3】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 墨西哥 B. 英国 C. 中国 D. 坦桑尼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