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学年张家口一中高一下册文科第3次周练地理(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838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7

1.综合题(共2题)

1.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四川民工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
(3)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有什么影响?
(4)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应如何吸收这些劳动力?
2.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8分)
地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4
0.9
1.5
A国
0.9
1.1
 
B国
1.5
0.6
0.9
C国
3.7
0.6
3.1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人表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的名称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_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___率的下降。
(6)“三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3.
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   )
A.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
B.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
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乡村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
4.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各国运动员齐聚北京。在此期间,通过交流了解到各国运动员的家庭状况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泰国多数家庭中子女较多,并且没有男孩的家庭很少;在欧美许多国家,许多年轻人结婚较晚,有的家庭不愿生子女。对以上成因解释最可能的是
A.地域文化不同B.避孕技术是主要影响因素
C.生育政策不同D.饮食结构不同
【小题2】在各国运动员中,有许多是从其他国家迁入的,例如乒乓球女子团体赛银牌得主新加坡队的两名运动员都是华侨。对这种人口迁移解释最可能的是
A.他国自然条件优越
B.受婚姻家庭影响
C.受政治因素影响
D.他国经济水平高,或在他国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5.

   读“某地1970年和2006年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到2006年,B地没有形成城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水资源桔竭
②没有铁路通过
③内河运输地位下降
④周边地区资源优势比该地区明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与图中F城兴起的区位条件相似的城市是( )
①英国阿伯丁
②美国休斯敦
③中国东营
④中国重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小题2】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7.

   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以外的某一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该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

据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小题1】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
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
【小题2】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
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
8.
下表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 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 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 自然条件的差异
9.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D.“低—高—低”模式
【小题2】图中反映出,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
①人口增长势头过快 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③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④人口性别比失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迁入淄博市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
【小题2】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B.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
C.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
D.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小题3】近几年,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异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11.
辽宁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所以当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然而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里,由于拥有煤炭、铁矿等资源,辽宁就成为全国拥有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省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清朝时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A.宗教B.政策C.交通D.军事
【小题2】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的省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B.交通C.资源开发D.宗教
【小题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3.选择题(共1题)

12.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