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 国家,B表示 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 。
(3)从平均年龄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B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
(4)若A、B两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若干年后,A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 ;② 。B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 ;② 。

(1)A表示 国家,B表示 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 。
(3)从平均年龄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B类国家平均年龄较 。
(4)若A、B两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若干年后,A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 ;② 。B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 ;② 。
2.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谢列问题。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2010年,上升________%,这表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2010年,上升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一些国家具有________城市化的特点,如南美洲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另一些国家发现为________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如亚洲的印度尼西亚、________、________。
|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水平(%) | 城市人口(亿) | 城市水平(%)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 | 17.01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2010年,上升________%,这表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从1980~2010年,上升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一些国家具有________城市化的特点,如南美洲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本国工业化水平。另一些国家发现为________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如亚洲的印度尼西亚、________、________。
3.
某工业城市拟在适当的位置新建化工厂、自来水厂、钢铁厂、印刷厂,请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同时考虑对环境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区位,布局相关企业。(10分)

(1)化工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2)自来水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3)钢铁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4)印刷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5)若在该市建一高级住宅区,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1)化工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2)自来水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3)钢铁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4)印刷厂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5)若在该市建一高级住宅区,宜布局在 处,理由是 。
4.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数字代号):A为____B为_____ C为________D为____布局②的理由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和_______。

(1)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数字代号):A为____B为_____ C为________D为____布局②的理由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和_______。
2.单选题- (共20题)
7.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小题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
11.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
【小题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小题3】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草去“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A.地租水平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3.
(题文)关于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军事、宗教等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增强 |
B.自有城市以来,科技和旅游一致是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
C.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城市区位的永久因素 |
D.政治、交通的那个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
14.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15.
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①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②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③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④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①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②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③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④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6.
读城市的自然地理因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同时具备图中阴影部分区位因素的城市是

【小题1】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条件优越 |
B.高寒区、荒漠区及热带雨林区无城市分布 |
C.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
D.世界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高纬的沿海地区 |
A.新疆 | B.拉萨 | C.长沙 | D.上海 |
17.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城市大面积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地面硬化面积过大,不利于下渗 ②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小题2】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有
①在人行道爱早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小题1】下列有关城市大面积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地面硬化面积过大,不利于下渗 ②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在人行道爱早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18.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 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
C.③为混合农业 | 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
A.①市场适应性差 | B.③生产规模小 |
C.②科技水平低 | 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
19.
近年来,山东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小题2】影响山东省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 )

【小题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 B.热量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土壤条件 |
A.交通便利 | B.市场需求 | C.气候条件好 | D.土壤肥沃 |
A.光照太强 | B.热量不足 | C.日温差较小 | D.年温差较大 |
20.
下图为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咖啡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共和出口国,其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小题3】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小题1】影响咖啡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土壤 | C.热量 | D.水分 |
A.城郊农业 | B.种植园农业 |
C.粗放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交通 | B.科技 | C.政策 | D.市场 |
22.
下图为北京城市轻轨某路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修建城市轻轨铁路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小题2】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轻轨
【小题3】城市轻轨的建设最可能促使

【小题1】北京修建城市轻轨铁路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A.交通状况 | B.居民生活 | C.城市环境 | D.城市结构 |
A.运量大,占地广 | B.噪音大、污染大 |
C.速度快、安全性高 | D.成本高、整点准时 |
A.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 B.城市中心商务区迁至郊区 |
C.沿线站点附近商业网点聚集 | D.城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
2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小题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小题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降低燃油消费 | B.提高交通效率 |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 D.节省城市用地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 C.城市连片发展 |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
24.
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和战胜自然 |
C.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
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
3.选择题- (共3题)
25.
2015年7月11日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一致通过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意见,会议强调有序疏解北京的___ ___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
2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blank#}1{#/blank#} ;
(2)2个硫酸根离子{#blank#}2{#/blank#} ,
(3)医疗上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blank#}3{#/blank#} ,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blank#}4{#/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