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8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2

1.综合题(共1题)

1.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_____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步入“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6)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基本原则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单选题(共11题)

2.
该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问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小题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3.
下图示意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数(0—14岁)之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人口红利期,我国(   )
A.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大B.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增长缓慢,抚养比下降D.老龄化严重,就业比上升
【小题2】进入人口负债期,我国应(   )
①适时调整生育政策 ②渐进式推迟退休年龄
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小题2】有关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5.

   日本总务省2016年2月26日公布的最新日本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包括外国人(连续居住三个月)在内的日本总人口为1. 27亿人,较上次人口普查(2010年)减少94.7万人,降幅为0.7%,为日本1920年实行人口调查以来首次出现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日本的人口特征为
A.1~15岁人口比重增大B.迁入人口下降
C.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一亿总活跃社会”的目标,即在50年后也维持1亿人口,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提高人口出生率B.降低人口死亡率
C.提高人口迁移率D.加快城市化速度
6.
下图为我国2005—2030年不同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到2030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
A.58%、23%B.19%、23%
C.23%、19%D.19%、58%
【小题2】国家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容量增大
B.短期内出现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象
C.养老压力增大
D.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7.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面积(万km2)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万人/km2)

12.6

38

133.5

427

11.5

486

250

4

 

 
【小题1】表中代表中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  )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2】造成丙、丁两地人口容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
C.面积D.水源
8.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在这个点以上的人口数与以下的人口数相等)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是某国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20世纪60年代的人口增长状况大致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小题2】读图可知,该国2010年后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平均年龄下降B.人口数量萎缩
C.人口老龄化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小题3】由于年龄中位数的变化,以下产业受影响较大的
A.电子装配业B.汽车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D.文化创意产业
9.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入户。读上海市外来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数量对比分布(2010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近郊区经济活动活跃,外来人口迁入多
B.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多
C.近郊区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心区
D.远郊区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活动
【小题2】外来入户人口对上海区域发展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就业机会B.增加交通和环境压力
C.推动城郊农业现代化D.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0.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11~12题。
【小题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一②一③
B.①一⑤一②
C.③一②一①
D.③一①一②
【小题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B.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C.区域协调发展会增加流动人口增长
D.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11.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新、老城区分布图”,新城区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临近
A.公路B.铁路C.航空港D.河流
【小题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是
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解决环境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图中,③区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
C.内部分区明显D.环境质量最差
【小题2】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A.学校、体育馆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小题3】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与市中心的距离B.自然环境条件
C.基础服务设施D.交通通达度

3.选择题(共4题)

13.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4.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5.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

{#blank#}1{#/blank#},泉涓涓而始流。{#blank#}2{#/blank#},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填空题(共2题)

17.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说,A表示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国家。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来看,A类国家主要是迁___地,B类国家主要是迁______地。
(4)A类国家人口年龄构成容易产生的社会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B类国家面对其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18.
下图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上海城市形成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2)上海城市发展过程反映了城市化三个标志:
(3)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4)这个过程被称为    
(5)上海城市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