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高一地理质量检测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8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0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1)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2)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最新“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604万,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并说明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 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包括哪些?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千米的一片盐碱地上。9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4)该生态城目前常住人口约3万人,远低于35万的规划人口规模。为提高入住率,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4.
下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
(2)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简述其原因。
(3)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地,简述其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5.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小题2】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6.
该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比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问题。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小题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7.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下图中“*”表示人口年龄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B.23%C.13%D.60%
8.
根据下表, 回答下题。

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
A.环境承载力为2 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 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 000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3 000万人
9.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Ⅱ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
【小题2】“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B.有利于扩大内需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D.劳动力人口增加
10.
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
A.水资源B.矿产资源C.消费水平D.科技条件
11.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 )
A.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B.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
C.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D.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小题2】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该区旅游人口增多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该区就业环境改善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12.
读2015年四国移民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甲乙丙丁相匹配的国家最可能是( )
A.甲―英国B.乙―美国C.丙―印度D.丁―阿联酋
【小题2】乙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 )
A.资源丰富B.气候优越C.经济发达D.文化教育条件好
13.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及风频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河流下游    ②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③远离大学城 ④临近公路和铁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若甲处为新开发的楼盘,房地产商选择的最具吸引力广告词是( )
A.交通便利,四通八达B.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14.
在国内特大城市中,武汉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以政府令形式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城市。依照武汉市城市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中的55.6%(1814平方千米)被界定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分布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下图示意武汉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武汉市城市规划划定生态控制线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城市规模,防止无序蔓延B.增加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
C.预留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D.协调城乡发展,提升经济水平
【小题2】生态底线区适宜布局的产业是( )
A.房地产业B.农产品加工业
C.金融服务业D.休闲旅游业
15.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小题1】图中适合规划为货运车站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图中H区域(  )
A.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宜布局工业区
B.位于城市远郊,地租水平低
C.交通干线与环线交会处,布局大型购物商场
D.交通通达性高,布局住宅区
16.
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较近
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C.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
D.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多
17.
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嘀嘀打车”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GIS  GPSB.RS   GPSC.GIS   RS   GPSD.数字地球
【小题2】“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
A.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B.解决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C.市民出行更加方便D.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8.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人口最大B.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
C.R2比R1所需的门槛人口大D.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小

3.选择题(共1题)

19.

小亮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到一半路时,爸爸发现小亮的作业本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作业本,追上时,小亮还有512的路未走完,之后小亮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亮比步行提早6分钟到校.小亮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blank#}1{#/blank#}  分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