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77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7

1.综合题(共3题)

1.
下面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荒漠化的因素。
(3)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2.
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下表为A区域产业转移走向。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2)说明如何治理A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A区域的一些产业部门逐渐向其他区域转移,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
3.
(旅游地理)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见下图),是“客家文 化”的主要发祥地,被评为该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又被誉为“红色圣地、绿色宝库”。

列举图示地区的两处世界遗产,并简要评价瑞金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共9题)

4.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小题2】若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则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生产技术先进B.机械化水平高C.劳动力丰富且廉价D.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
5.

   就业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 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地价较低
B. 历史悠久
C. 交通便捷
D. 原料充足
【小题2】图中所示的 2000—2009 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主要导致()
A.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 第一产业产值降低 D. 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6.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是
A.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
C.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D.综合规划,作物播种收割统一
【小题2】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此举的有利作用不包括
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B.避免农田生态退化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
7.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8.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四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高原地形,地势起伏小
B.②地附近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C.③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D.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小题2】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9.

   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下面小题。
【小题1】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  )
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
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小题2】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  )
A.资金不足B.气候恶劣C.交通不便D.氧气缺乏
10.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小题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小题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技术
C.资金D.交通
11.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知,该地(    )
A.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B.城市化水平高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工业发达
【小题2】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12.
下图为吉林西部湿地分区图,湿地面积季节变化率反映了湿地年内的稳定程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想要准确及时地了解湿地面积的变化状况,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数字地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小题2】影响湿地面积-季节变化率的主要因素是
A.冬季积雪量多B.夏季风的强弱
C.地势高低差异D.植被覆盖度高低

3.选择题(共1题)

13.

下列遗传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红色的豌豆花和白色的苹果花②白种人的肤色和黄种人的肤色

③豌豆的种皮和菜豆的种皮④人的卷发和直发

⑤家兔的毛色和家猫的毛色⑥小麦的高秆和矮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