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
(2)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一低一高”阶段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 (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__型”,即处于图中_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
(2)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一低一高”阶段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 (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__型”,即处于图中_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3.
(题文)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城市用地中,一般________用地所占的面积为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你认为该城区最可能往哪个方向扩展?并简要说明理由。
(4)现拟在甲地建立一大型钢铁工业厂,试从环境的角度评价这种布局的合理性。

(1)在城市用地中,一般________用地所占的面积为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
(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你认为该城区最可能往哪个方向扩展?并简要说明理由。
(4)现拟在甲地建立一大型钢铁工业厂,试从环境的角度评价这种布局的合理性。
2.单选题- (共15题)
4.
下图是“城市内部某区域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统计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小题2】该功能区

【小题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 | B.高级住宅区 | C.中心商务区 | D.低级住宅区 |
A.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 | B.内部存在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区 |
C.随城市发展,位置逐渐向城市外缘移动 | D.多分布在市区边缘,有完整配套设施 |
5.

【小题1】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 )
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家庭人口数量
④人均寿命
【小题2】图示1970年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是( )
【小题3】各国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生育率一般指总出生人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15~49岁)妇女人数之比。读人口总数排名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1960—201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 )
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家庭人口数量
④人均寿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中国 | B.美国 | C.印度尼西亚 | D.印度 |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 B.人均寿命的延长 |
C.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 | 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6.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8.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读下图,完成下题。

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
9.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该省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 )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为人口死亡率 |
B.b曲线1980年后上升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有关 |
C.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数仍将继续增加 |
D.在K时间点之后,少年儿童比例上升 |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现代型 | D.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
10.
【小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小题2】日本地狭人稠,影响其人口容量的有利的因素有(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 )
①土地资源
②交通
③科技
④水资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资源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对外开放程度
④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2.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
13.
图示意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 | B.甲表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
C.乙表示北美洲、欧洲、拉丁美洲 | D.乙表示北美洲、非洲、中东 |
14.
【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小题2】当前,我国人口增长阶段处在图中所示的:
读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小题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小题2】目前我国实施“二孩”政策的原因
下图为2006—2011年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A.传统型 | B.原始型 | C.现代型 | D.原始—传统型 |
A.人口死亡率高 | B.人口增长数量少 |
C.人口增长过快 | 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18.
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下图为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小题2】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文化区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