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读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读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2.单选题- (共14题)
2.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 B.黄淮平原 | C.辽东丘陵 | D.闽浙丘陵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小题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小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5.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反映该村( )
【小题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小题1】图示反映该村( )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
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
C.医疗卫生水平高 |
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6.
图示意帕斯草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区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较,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小题2】下列措施中值得我国内蒙古牧区首先借鉴的是

【小题1】甲地区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较,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劳动力充足 | B.濒临海港 | C.靠近市场 | D.土地租金低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 B.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 |
C.拓展海外市场 | D.打机井 |
7.
【小题1】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工资水平高 ③环境优美 ④就业机会多
【小题2】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工资水平高 ③环境优美 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人地矛盾加剧 | B.人口老龄化加剧 |
C.就业压力加重 | D.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各国与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
【小题2】c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

【小题1】下列各国与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
A.英国 | B.日本 |
C.印度 | D.美国 |
A.“高—高—低”型 | B.“高—低—高”型 |
C.“高—高—高”型 | D.“低—低—低”型 |
9.

【小题1】图中代表居民区的是
【小题2】若D地代表绿地,其主要作用是
【小题3】TOD开发模式可以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 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代表居民区的是
A.A | B.B | C.C | D.D |
A.改变城市空间结构 | B.提高土地价格 |
C.美化环境,提供公共休憩空间 | D.提高土地利用率 |
A.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 B.降低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 |
C.增加就业机会 | D.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 |
10.
读下面“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小题2】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
B.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
C.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
A.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
B.交通通达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
C.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
D.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
11.
(题文)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下列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
C.该国属发达国家 |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
12.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小题2)随着城市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小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A.稻田 | B.鱼塘 | C.果园 | D.菜地花圃 |
13.
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与图示阴影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小题2】甲区域农业生产由早期粗放的放牧业向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与图示阴影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A.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 B.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生产 |
C.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 D.东北的小麦、玉米生产 |
A.水热条件 | B.技术 | C.市场 | D.交通 |
14.
读我国某地家庭农场的改进型大棚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北方冬季可以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主要原因是大棚改善了( )
【小题2】与普通大棚相比,图示改进型大棚( )
【小题3】我国的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图示改进型大棚的是( )

【小题1】我国北方冬季可以利用大棚种植蔬菜,主要原因是大棚改善了( )
A.热量条件 | B.水分条件 | C.光照条件 | D.土壤条件 |
A.占地面积小 | B.建设成本低 | C.用肥量少 | D.用水量少 |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河西走廊 | D.东北平原 |
15.
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乙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1】关于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 B.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多 |
C.机械化程度高,单产较高 | D.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 |
A.水稻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乳畜业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