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756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6

1.综合题(共4题)

1.
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沿海到内陆我国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何变化?
(2)M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
(3)N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浒苔也叫绿藻,其生长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温度,二是光照,三是营养。虽然浒苔无毒,但是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浒苔能够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材料二 2014年6月23日,浒苔入侵山东青岛沿海海域,这是浒苔自2008年以来第7次入侵青岛海岸。为应对浒苔入侵,青岛市浒苔指挥部启动浒苔灾害级应急响应,组成应急打捞船队。
(1)根据材料简要分析青岛沿海海域浒苔大规模暴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请谈一谈如何防止浒苔的大规模暴发。
3.
读贫困山区恶性循环或良性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框中,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B.发展生态农业
C.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E.将森林开垦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是_________。
(3)传统的环境观忽视了森林的________价值,可持续发展观重视了土地资源使用的方式。
4.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该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调水工程线以西的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指出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3)图中甲河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河流。据图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水系特点、水文状况三方面分析说明该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2.单选题(共13题)

5.
黄河风情线、湿地保护、企业出城入园、大气污染防治……身居兰州,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和变化。2014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将兰州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环境友好型”中“友好”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小题2】截至2014年,兰州市森林面积315.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96%。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兰州市林木覆盖率的是 (  )
A.善待林木,防止水土流失B.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D.加强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两侧道路的绿化工程
【小题3】下列叙述中,与“环境友好型”理念相符的是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建设特色放在首位
B.全民参与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兰州市要求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都使用清洁燃料
6.
一艘载有4 000多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遭遇暴风雨后发生断裂,导致至少1 300吨重油流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赤海峡。这一地区的海洋生物将面临严重的威胁,要恢复刻赤海峡的生态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重油污染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重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流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7.
下图是近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河流污染状况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Ⅰ类水质B.Ⅱ类水质
C.Ⅲ类水质D.Ⅴ类水质
【小题2】下列我国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
A.珠江B.海河
C.塔里木河D.松花江
【小题3】下列河流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
A.淮河B.海河
C.辽河D.长江
8.
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多个省(直辖市)和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在我国初步形成。读全国酸雨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所列省(直辖市)和市中,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①上海 ②河南 ③柳州 ④山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将会(  )
①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②鼓励企业追求生产工艺的环保化 ③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④促使环境质量趋向好转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雨水丰沛且降水量大 ④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②④
9.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
10.
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其原因是(  )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
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下列垃圾正确的处置方式是(  )
A.渣土、陶瓷——堆肥B.玻璃、生活垃圾——填埋
C.金属、纸木碎布——回收D.塑料、电池——焚烧
12.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
某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环节如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分类 ②—资源化利用 ③—灰渣处理 ④—无害化处理
B.①—无害化处理 ②—分类 ③—资源化利用 ④—灰渣处理
C.①—资源化利用 ②—灰渣处理 ③—无害化处理 ④—分类
D.①—灰渣处理 ②—无害化处理 ③—分类 ④—资源化利用
【小题2】关于该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流程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
B.该流程可以减轻大气污染
C.该流程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D.该流程彻底消除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14.
下列有关人类中心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中心论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
B.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主要影响
C.人类中心论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
D.人类中心论的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
15.
科学发展观是从十六大以来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小题2】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
A.涵养水源
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
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16.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小题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17.
在旧金山与夏威夷之间的广阔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主要来自(  )
A.航行于海上的各类船只B.沿海陆地上的生产活动
C.陆地上生活活动场所丢弃的垃圾D.废弃船只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
【小题2】大洋上的“垃圾岛”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

3.选择题(共1题)

18.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器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