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5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7

1.单选题(共24题)

1.
2016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 722万人,常住人口9 480万人。是名符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小题2】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
【小题3】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2.
下图为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统计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幅人口金字塔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A.1953年我国人口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特征
B.1982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达到最高
C.200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
D.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表现为现代低增长模式
【小题2】我国四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  )
A.目前我国人口已呈现老龄化特征B.我国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减少
C.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增加D.我国人口的死亡率不断减小
3.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
4.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5.
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
D.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小题2】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
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6.
下图中的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7.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A. 生育率提高    B. 就业率提高    C. 净迁出率下降 D. 人口容量下降
【小题2】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A. 经济 矿产开发     B. 环境 生态保护
C. 政策 国土开发     D. 军事 加强国防
8.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国家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国15~64岁人口的比重约为
A.70%B.60%C.75%D.40%
【小题2】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2008年以来法国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已突破两个,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中的第___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
A.Ⅳ 人口急剧膨胀B.Ⅳ 人口老龄化
C.Ⅱ 人口增长停滞D.Ⅲ 人口平均寿命低
【小题2】法国生育率提高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B.缓解就业压力
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
10.

   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与我国人口结构比较接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抚养成本上升  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1.
读“2010年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该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老年人口多于儿童人口
C.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D.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小题2】大量的人口迁入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
12.
下图是木桶效应示意图。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组成木桶的所有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决定的。影响我国下列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贵州的耕地资源
B.新疆的矿产资源
C.海南的气候资源
D.西藏的太阳能资源
13.
下图为某国199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国的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多为负值
C.老年人口总量比较多D.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小题2】此类人口发展状况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社会就业压力大,失业率较高
B.国防兵员不足,影响国防建设
C.人口压力大,资源、环境不堪重负
D.影响教育发展,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
14.
下图为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关于2010年我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B.沪宁杭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
C.上海市老年人口数高于山东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平均年龄最高
15.

   下图是据“上海市2012年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绘制的上海市各项指标人口容量的估算值(万人)统计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上海市综合常住人口影响最密切的指标是(  )
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经济发展水平D.垃圾处理能力
【小题2】下列提升人口容量的措施中,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今后人口容量的合理措施有(  )
①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
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这句话反映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A.相对性B.警戒性C.合理性D.临界性
17.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小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小题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
【小题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

   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
A.人口总量每增长1亿人所用的时间均在10年以内
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上升导致人口总量增加
C.与1964年相比,1982年的0~14岁人口比重低、数量少
D.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下降
【小题2】我国历次人口普查(  )
A.第一次前后人口自发地大规模迁往边疆
B.第三次后人口增长变缓受政策因素影响
C.第四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出现了老龄化
D.第六次预测我国劳动力数量将大幅增加
19.
读《1990~2013年世界年均移民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1990~2013年间世界移民的主要表现是(  )
A.世界移民增量主要以国内移民为主B.世界年均移民增量持续增大
C.世界移民增速有所放缓D.世界移民规模有所减小
【小题2】在2013年,下列地区最可能是移民流出地的是(  )
A.东亚、南亚地区B.西欧地区
C.北美地区D.大洋洲地区
20.
读“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
【小题1】1950~2000年间,人口总量不增反减的年份约为(  )
A.1950年前后B.1958年前后
C.1963年前后D.2000年前后
【小题2】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
A.人口总量稳定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21.
人口合理容量(  )
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D.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22.

   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b地区是(  )
A.东部沿海B.东北三省C.中部D.西南
【小题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23.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16年从广东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数(单位:万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春节前夕,从广东回原籍过春节的民工数没有超过500万的省(区)有(  )
A.湘B.赣C.豫D.桂
【小题2】春节前夕,影响民工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质量B.经济水平C.传统文化D.交通建设
24.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小题2】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2.选择题(共1题)

25.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3.填空题(共2题)

26.
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图
(1)若我国人口进入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________年。
(2)如图所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具有____等特点;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____年。
(3)未来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
27.
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2010年济南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达到9.2%,说明济南市已进入_____阶段,而图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____。
(2)读图乙,比较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有________。
(3)图丙中,人口迁出总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迁往淄博市的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当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