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容县六王中学春季学期高一地理3月份月考考试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4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9

1.综合题(共3题)

1.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___,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因素表示____________,它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也很大。
2.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
(2)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高一低一高”阶段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  (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__型”,即处于图中_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3.
根据以下几组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A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年平均增加809万人。

B组:2007年水利部最新调查显示,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余个供水不足,32个特大城市中,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石油开采年限为15年。200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43。

C组:2006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了536.8亿吨,比上一年增加2.3%;二氧化硫达2588.8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5%。《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1%,遍及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从上述资料可见,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很大,主要表现在        几个方面。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走 的道路,其明确的定义是

2.单选题(共18题)

4.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造成西亚外籍劳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这里人口稀少B.石油经济发展
C.地处交通要道D.农业经济发展
6.
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
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
C.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
D.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7.
读下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8.
进入21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    )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
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9.
下图是一些国家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请判断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三低”模式的国家是(   )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0.
工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11.
(题文)读下图,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12.
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   )
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B.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
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D.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13.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
14.
历史上第二次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口增长模式,具体表现为(   )
A.人口出生率以较快速度下降B.人口死亡率以较快速度下降
C.由快速增长向迅猛增长转变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15.
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只是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
C.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
D.国内的人口迁移至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16.
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基本上属于(  )
A.传统型B.现代型C.原始型D.从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阶段
17.
有关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世界总体上人口增长模式已处于现代型阶段
B.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具有同步性
C.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D.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由各地的人口数量决定的
18.
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是(  )
A.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B.现代型—原始型—传统型
C.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D.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19.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美国遭受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之间局势紧张,大批阿富汗平民穿越边境逃往邻国巴基斯坦
B.由于X村的土地被Y城征并,X村村民户口改为Y城户口
C.四川省某村民外出三年在珠海打工
D.犯罪分子潜逃
20.
世界“人口爆炸”时代是指
A.农业文明时期B.产业革命后
C.20世纪50年代后D.21世纪后
21.
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的进行

3.选择题(共5题)

22.

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blank#}1{#/blank#}.

23.

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blank#}1{#/blank#}.

24.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符合条件的都要填上否则不得分)

(1)带正电荷的粒子是{#blank#}1{#/blank#} .

(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blank#}2{#/blank#} .

(3)质量最小的粒子是{#blank#}3{#/blank#} .

(4)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blank#}4{#/blank#}.

(5)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blank#}5{#/blank#} .

25.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6.

“科技领先”“战火洗礼”“惨遭肢解”“涂炭世界”、“秘密瓜分”、“重新统一”描绘了当今社会某一国家的发展缩影。你知道它是哪一国家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