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就业2363万人,其中省外就业1221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劳务大省。
材料二 2008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河南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从材料三中看出,人口迁入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并说明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原因:
影响:
材料一 2010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就业2363万人,其中省外就业1221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劳务大省。
材料二 2008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河南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从材料三中看出,人口迁入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结合材料二试分析其原因,并说明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原因:
影响:
2.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
(4)由两图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4)由两图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
3.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最适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是 。
(2)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条件有 、 。
(3)在图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是
(4)该市工业区布局是否合理 ,原因是

(1)图中a、b、c三地,最适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是 。
(2)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主要条件有 、 。
(3)在图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是
(4)该市工业区布局是否合理 ,原因是
2.单选题- (共16题)
4.
下图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
【小题2】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小题1】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
5.
读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
【小题2】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

【小题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6.
2008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阅读“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是
【小题2】据材料可知,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②劳动力不足 ③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④男女比例不协调
⑤贫困人口增多

【小题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②劳动力不足 ③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④男女比例不协调
⑤贫困人口增多
A.①③④ | B.①②⑤ | C.①②③ | D.①③⑤ |
9.
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 |
B.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 |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 |
11.
下列对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自古至今起主导作用 |
B.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
C.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不同时起作用 |
D.婚姻家庭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
12.
下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Y轴箭头指向表示数值增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该国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则
【小题2】若Y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且该国城市发展符合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则

【小题1】若Y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该国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则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最低 | B.②阶段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 |
C.②阶段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 D.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
A.①阶段城镇数量多,规模大 | B.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C.③阶段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 D.③阶段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13.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人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依据我国国情,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科技水平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鼓励向国外移民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0亿人之内 | B.我国目前人口已超出了其环境人口容量 |
C.10亿人之内是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 | D.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无限扩大 |
①提高科技水平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鼓励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④⑤⑥ | D.②④⑥ |
15.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付租能力,城市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小题2】在商业曲线中,③区域比②区域地租水平高的原因是

【小题1】根据付租能力,城市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A.②③为居住用地 | B.③⑤为商业用地 |
C.④⑤为行政用地 | D.⑤⑥为工业用地 |
A.离市中心近 | B.环境条件好 |
C.交通通达度高 | D.科技水平高 |
17.
【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小题2】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小题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A.城市人口数量 | B.城市的用地规模 |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D.特大城市数量 |
19.
【小题2】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小题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钢铁厂 | B.造纸厂 | C.印染厂 | D.自来水厂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