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72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2.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下图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德宏州水能蕴藏量达362万千瓦,2013年,全州已建成水电站142座,年总实际发电量达到123亿度。
(1)评价德宏州水电开发的自然条件。
德宏州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合作,大量承接耗电量大的硅冶炼产业,实现硅电合作。这一举措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上图为德宏州硅冶炼示意图,读图说明德宏州承接硅冶炼产业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目前,德宏州正依托资源及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绿色经济。
(3)举例说明德宏州发展绿色经济的具体措施。
(4)评价德宏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2.单选题(共5题)

3.
下列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与其主要制约资源对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一淡水资源B.三江平原一土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一气候资源D.青藏高原一生物资源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新疆
A.2010年人口增长已变为“三低”模式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小题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5.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势起伏小
C.河流自南向北流D.盛行东北风
【小题2】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B.乙—历史因素
C.丙—社会因素D.丁—经济因素
6.

   如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读下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C.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D.各国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小题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7.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热带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热带雨林生态恶化
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D.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小题2】油棕产业链中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B.棕榈油榨取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