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1)图中显示的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生态效益。
材料二 下面左图为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右图为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江平原存在的主要的生态问题?并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出这种问题对该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生态效益。
材料二 下面左图为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右图为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江平原存在的主要的生态问题?并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出这种问题对该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江苏省制定了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科学发展战略。
下图中的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下表为苏北某县开发区内企业招聘信息表(部分)。据此回答问题。

(1)据图归纳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的方向。
(2)结合上表,从招聘的职位来看,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 ,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 。
(3)分析该县建设开发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下图中的箭头a、b分别表示江苏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

下表为苏北某县开发区内企业招聘信息表(部分)。据此回答问题。

(1)据图归纳江苏省内产业转移的方向。
(2)结合上表,从招聘的职位来看,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 ,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 。
(3)分析该县建设开发区接纳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4.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3)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3)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2.单选题- (共10题)
5.
2011年夏季,洞庭湖持续干旱,导致湖区生长了茂盛的野草,湖区部分地区变为草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洞庭湖干旱,湖区水量减少,使得湖区部分地区变为草原,由此带来的后果有可能是( )
【小题2】下列属于洞庭湖湿地生态价值的是( )
【小题1】洞庭湖干旱,湖区水量减少,使得湖区部分地区变为草原,由此带来的后果有可能是( )
A.水体富营养化 | B.湖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
C.生物多样性增加 | D.湖区水循环速度加快 |
A.维持生物多样性 | B.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
C.航运 | D.旅游观光 |
6.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题。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7.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8.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9.
【小题1】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小题2】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小题3】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A.西部高于东部 |
B.东部高于西部 |
C.东、西部相当 |
D.南部高于北部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
10.
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1.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 | B.廉价的劳动力 | C.广阔的市场 | D.丰富的资源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
12.

【小题1】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 B.交通便捷 |
C.市场需求量大 | D.运营成本低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4.
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项目,金沙江下游的两座巨型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琐水电站将为满足上海及整个华东地区的用电需求注入一股强劲“能量”。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 )
【小题2】在金沙江水电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
①保护植被
②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保护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④防御洪涝灾害
【小题1】作为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 )
A.变华东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 B.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 |
C.促进华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 | D.彻底解决华东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
①保护植被
②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保护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④防御洪涝灾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2题)
15.
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1994年以前为7月1日至7日),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某社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珍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提倡节约用水,从本社区50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100户,调查他们家庭每月的平均用水量,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用户月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 ||
平均用水量(吨) | 频数 | 频率 |
3~6吨 | 10 | 0.1 |
6~9吨 | m | 0.2 |
9~12吨 | 36 | 0.36 |
12~15吨 | 25 | n |
15~18吨 | 9 | 0.09 |
请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