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717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3

1.综合题(共4题)

1.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A、B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2)图中Ⅱ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
   阶段。
(3)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   ,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段向   段转变。
(4)分析上表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决定的。
(5)填表对比世界人口几种增长模式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I(原始型)
 
 
 
Ⅱ(传统型)
 
 
 
Ⅲ(现代型)
 
 
 
 
2.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图1是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是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所表示的不同功能区依次是   
(2)图2中,地租等值线并不呈现同心圆状,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3)住宅区位于   区与   区之间,既方便   ,又方便   
(4)若要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超市,最好选在   
3.
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石家庄原本是正定县的小村庄,现在石家庄发展成为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而正定县只是几万人的小城。


材料二大庆市由原来的北大荒发展成为人口100多万的大城市。安徽合肥市原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后来成为安徽的省会,才迅速发展为大城市。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是什么因素促使石家庄成为大城市的?
(2)材料二说明什么因素影响到城市等级的提升?
4.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3)F、G所示两地中,表示商业区的是   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5)近年来,该城市工业区有向城市外缘发展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共22题)

5.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据此可知,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6.
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
7.
“在深圳上班,到东莞居住,剩下的钱再买辆车”的双城生活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在深圳工作的人们的认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深圳上班”的主要原因是
A.深圳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深圳工作体面,声誉好
C.深圳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发达D.深圳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小题2】“到东莞居住”的主要原因是东莞
A.环境质量较深圳好B.气候条件较深圳优越
C.商品房价格较深圳低D.交通位置较深圳优越
【小题3】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主要得益于
A.交通改善B.政策支持C.人口老龄化D.逆城市化
8.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的多少B.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C.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D.城市数目的多少
9.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顺序是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B.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D.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10.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11.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B.10000人 C.4500~6000人 D.4500人
12.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小题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
A.死亡率的下降开始B.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开始
C.出生率的下降开始D.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开始
13.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个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现代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B.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
C.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D.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造成西亚外籍劳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这里人口稀少B.石油经济发展
C.地处交通要道D.农业经济发展
16.

   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A.经济差距B.战争
C.气候D.水源
【小题2】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
A.人口密度差异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
C.两地经济收入差别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
【小题3】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
C.战争因素D.交通和通信因素
17.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量较少的原因是(    )
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②经济发展速度快,各地区生活水平相差不大
③交通条件落后
④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8.
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得益于
A.政治独立,经济发展B.政策支持,生育放开
C.战争结束,难民回归D.灾害减少,农业发展
19.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20.
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
21.
读“1990~201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与安徽省相比,1990~2010年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
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
22.
下列关于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
B.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
C.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
D.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并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
23.
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市中心的地租高
B.市中心环境较好
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24.
读图,A、B、C分别代表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5.
城市中土地利用方式最为广泛的是
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交通、绿化用地
26.
有关城市功能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②同类活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分区;
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④商业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