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 。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的退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 。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7月16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份全面评估红树林湿地环境现状的综合报告,报告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五分之一以上。红树林具有哪些价值?
(3)为保护红树林资源,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 。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7月16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份全面评估红树林湿地环境现状的综合报告,报告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五分之一以上。红树林具有哪些价值?
(3)为保护红树林资源,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7题)
3.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小题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小题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
A.研发中心 | B.一般零部件厂 |
C.核心零部件厂 | D.整车厂 |
4.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模拟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模拟系统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小题2】若将该模拟系统中的植物(芦苇)去掉,则监测到( )

【小题1】该模拟系统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出水管的排水量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C.出水管中水的含沙量增加 | 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
6.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小题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8.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小题2】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小题1】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