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694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综合题(共3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浙江安吉县余村三面环山,溪水长流,竹林茶园广布,耕地稀少。余村在20年前采过石灰岩,建过石灰窑,办过水泥厂,溪流浑浊,烟尘漫天,集体经济一路红火,曾是淅江著名的富裕村。在文明村镇创建过程中,余村结合自身优势,从“卖石头”中脱出来,逐步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不仅是今日余村的“金名片”,而且成为余村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
简述余村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之路采取的具体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拉利昂工业基础薄弱,以矿业开采为主,私营小企业众多,开采方式粗放。山东钢铁集团在2016年11月14日获得了塞拉利昂北部最大铁矿100%的所有权,该地区的铁矿资源储量大、埋藏浅、开采条件好。随着铁矿开发、钢厂生产以及港口、公路铁路专线、供电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等,当地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居民收入不增加。山东钢铁集团在塞拉利昂受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成为中塞两国经济合作的典范。下图示意塞拉利昂铁矿及城市分布。


(1)从矿业生产的特点说明2016年前北部铁矿区环境恶化的原因。
(2)山东钢铁集入驻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试分析其原因。
(3)指出投资塞拉利昂对山东钢铁集团发展的积极影响。
(4)有人建议,将钢厂搬迁到佩佩尔,你是否赞成,试说明理由。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干早半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风积物。严格意义上讲,黄土并非土壤,而只是富含矿物元素的成土母质(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破碎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仅能满足一些低等植物生长)。在湿润环境条件下低等植物不断新陈代谢,当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才形成土壤。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上顶面平坦、四周陡峭、覆盖黄土的高地。董志塬位于甘肃东部,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塬,也是我国历史上周王朝和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地质历史上黄土开始堆积之前,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山脉就已经形成,其中兰州一带为盆地,董志塬一带为地势较高的台地,目前这两个地带都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及董志塬的位置。

(1)说明大气环流、地形因素对董志塬形成深厚黄土堆积的影响
(2)分析与兰州一带相比,董志塬黄土厚度的特点及成因。
(3)调查发现,董志塬地下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多次交替出现,试推测形成该现象。
(4)分析黄土在董志塬形成农耕文明发祥地中的作用。

2.单选题(共4题)

4.
下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流下游河段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段在下列时间能发生凌汛的是(  )
A.3月B.6月C.10月D.12月
【小题2】该河段航运的大致规律是(  )
A.1-4月份因河流断流而停止B.8月份旅客发送量最大
C.5~10月份旅客发送量逐月增加D.至少营运8个月
5.
近年来,共享单车在我国大小城市迅速走红,市民可以花费0.5~1元就能完成一次骑行,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目前,许多城市对共享单车的规划和管理滞后,特别是无桩式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冬季共享单车在某住宅小区和购物中心的平均停车数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最可能是
A.喀什(76°E,40°N)B.乌鲁木齐(88°E,44°N)
C.郑州(114°E,35°N)D.哈尔滨(127°E,45°N)
【小题2】共享单车迅速走红,有利于该城市
A.疏导路口人流B.改善大气环境C.发挥公交优势D.节省公共空间
【小题3】针对无桩式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单车数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B.提高使用价格,提醒市民节约用车
C.增加管理人员,随时整理乱停单车D.升级信号设备,圈定停车电子围栏
6.

   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当时的县委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
A.光热充足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
【小题2】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旱涝灾害频繁B.种植经验缺乏
C.劳动力D.机械化水平低
【小题3】在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湖众多
②政策引导
③兴修水利
④科技进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灌丛荒丛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其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堆。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左图示意某区域植被分布,右图示意灌丛沙堆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
【小题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植被破坏B.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条件差
C.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D.多砾石、粗砂,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小题3】若农田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荒漠化加剧的地区是
A.绿洲东部灌丛荒漠区B.绿洲植被灌丛荒漠区
C.无植被区西侧灌丛荒漠区D.无植被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