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分析图示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盆地四周的冲积扇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2)分析图示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原因。
2.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数据统计表。

材料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之一。该地区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发达。据资料统计,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比重的99. 7%;浙江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近年来比例还在持续上升;上海市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全市法人企业的比重在70%以上。下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分析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数据统计表。

材料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之一。该地区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发达。据资料统计,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全省企业比重的99. 7%;浙江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近年来比例还在持续上升;上海市中小型民营企业占全市法人企业的比重在70%以上。下图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分析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3.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 。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 。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
4.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地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_;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________ 。
(2)简述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条件。
(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周围花卉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

(1)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________ 、 ________;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________ 。
(2)简述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条件。
(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周围花卉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2题)
5.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迁入人口
【小题2】迁入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小题1】该迁入人口
A.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 B.以技术型人才为主 |
C.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 D.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 |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
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6.
读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小题2】制约俄罗斯亚洲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小题3】俄罗斯亚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小题1】图中俄罗斯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A.南部地区 | B.东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北部沿海 |
A.矿产资源 | B.水资源 | C.土地资源 | D.气候条件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
7.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由于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运便利,很早就开始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由于江水和滩涂阻隔,三片互不联属的区域各自发展,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千百年来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读清朝末期的武汉三镇图和目前的重庆市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小题2】重庆市千百年来地域结构模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地形平坦 | C.水运便利 | D.市场广阔 |
A.河流阻隔 | B.气候多雾 | C.交通不便 | D.地形阻隔 |
8.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与天津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河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为缓解北京城市问题,下列措施中最合理且可行的是

【小题1】北京与天津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河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 B.气候因素 | C.经济因素 | D.科技因素 |
A.将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转移到河北 | B.将北京部分职能和人口转移到天津 |
C.大力建设绿地,缓解北京环境压力 | D.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 |
9.
下图为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城市化过程中
①I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 ③Ⅲ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 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
【小题2】Ⅲ阶段出现远离城市的“飞地”(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市辖区)的原因可能是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③环境移民④城市地价昂贵

【小题1】图示城市化过程中
①I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 ③Ⅲ阶段城市化水平最高 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②城市化的畸形发展③环境移民④城市地价昂贵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0.
读某城市步行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功能区是
【小题2】图示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是

【小题1】图中表示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 | B.商业区 | C.行政区 | D.住宅区 |
A.临近货源地运费低 | B.位于住宅区内 人口众多 |
C.位于市中心市场广阔 | D.位于滨海城市交通便利 |
11.
读欧洲某大城市中心建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建筑属于
【小题2】图中景观位于市中心,却没有改建为高大的现代建筑,其原因是

【小题1】图中的建筑属于
A.基督教 | B.伊斯兰教 | C.印度教 | D.佛教 |
A.高大的现代建筑影响城市空气流通 | B.高大的现代建筑不够美观 |
C.高大的现代建筑建设成本过于高昂 | D.保护传统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风貌 |
12.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图中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小题2】图中丁处距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却较高,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小题1】在图中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文化区 |
A.地表崎岖,有一定坡度 | B.气候条件好,降水丰富 |
C.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 | D.大量传统工业集聚 |
13.
合理改造自然条件能够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盲目改造自然条件,违反因地制宜的原则,则会劳民伤财。山东一农业科技爱好者从广东引进优质香蕉种苗,在山东丘陵低山区露天栽培,生产的香蕉小如手指、没有果肉,后采用地膜覆盖,外加大棚温室,获得的产品与原产地品质接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东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小题2】在山东生产香蕉采取地膜覆盖,外加大棚温室,主要是为了

【小题1】山东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夏季高温多雨 | B.冬季温和湿润 | C.全年降水均匀 | D.冬季温暖无霜 |
A.减小温差 | B.增大湿度 | C.提高积温 | D.增强光照 |
14.
读吉林省等高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该省西北部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小题3】【小题4】该省东南部适宜发展

【小题1】【小题2】该省西北部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A.土壤肥沃 | B.降水稀少 | C.地表崎岖 | D.热量充足 |
A.种植业 | B.水产养殖业 | C.畜牧业 | D.林业 |
15.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图甲)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图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两工业区共同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小题2】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区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电子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纺织工业

【小题1】影响两工业区共同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与燃料 | B.交通与技术 | C.资金与人才 | D.市场与政策 |
①电子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纺织工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