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2.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B国家属于______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B国________。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B国家属于______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B国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3.
左图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右图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小题2】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

【小题1】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
A.东面 | B.西面 |
C.南面 | D.北面 |
A.住宅区和工业区 | B.住宅区和商业区 |
C.工业区和商业区 | D.工业区和住宅区 |
4.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小题2】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
【小题1】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
A.人口迁入 | B.放开二胎 | C.出生率持续较低 | D.城市化水平提高 |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 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5.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小题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小题2】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小题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 | B.女性比例降低 |
C.青壮年比例降低 | D.村中心人口减少 |
A.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 B.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
C.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 D.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
7.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小题3】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小题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该城市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 | B.105.6万 |
C.97.3万 | D.85.4万 |
A.土地资源 | B.市政 |
C.教育 | D.劳动就业 |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
C.全力以赴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改善生活质量 |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人口素质较高 | D.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8.
读不同等级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小题2】生活在甲地的人们,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小题3】下列有关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A.甲=乙=丙 | B.甲>乙>丙 |
C.乙>丙>甲 | D.丙>甲>乙 |
A.在甲地购买高级轿车 |
B.去乙地上大学 |
C.去丙地买生活日用品 |
D.在甲地设立某商品的全国代理办事处 |
A.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
B.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C.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较低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
D.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距离较远 |
9.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来n地区“双季稻”改成“单季稻”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小题2】近年来m、n地区加强协作,旨在( )

【小题1】近年来n地区“双季稻”改成“单季稻”的比例逐渐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 B.水源 |
C.劳动力 | D.市场 |
A.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B.迁移人口,形成特大城市群 |
C.借助水运,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 |
D.南粮北运,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