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材料二 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1)据图分析河西走廊城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河西走廊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分析其原因。
(4)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材料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千米,宽从几千米至近百千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材料二 下图为河西走廊简图。

(1)据图分析河西走廊城镇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河西走廊地区重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河西走廊重工业发达,但酸雨危害却很小,分析其原因。
(4)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2.
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区位的转变。19世纪,E是主要的钢铁工业中心,产品主要销往纽约和费城。19世纪末,布法罗、克利夫兰和D城都建有大型钢铁厂,产品主要用于当地的机械制造。20世纪初杜鲁特兴建了大型钢铁厂,产品主要销往C和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尔的摩和费城又成为新兴的钢铁工业基地。读图回答: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A: B ;城市:C D 。
(2)图中E城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的因素有哪些?
(3)二战后一段时期,五大湖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区推出了庞大的复兴计划,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4)该地区的农业带是 , 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甲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甲图中①②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和 。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A: B ;城市:C D 。
(2)图中E城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有利的因素有哪些?
(3)二战后一段时期,五大湖地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了改变区域衰退的局面,美国东北区推出了庞大的复兴计划,其主要措施有哪些?
(4)该地区的农业带是 , 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甲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甲图中①②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和 。

2.单选题- (共7题)
3.
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m2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小题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小题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m2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小题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塘 |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
A.物种多样性的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
4.
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小题2】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3】该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下图中


【小题1】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A.暴雪 | B.沙尘暴 | C.咸潮 | D.赤潮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小题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是因为(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
C.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 D.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A.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
B.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
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 |
6.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
7.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8.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9.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①图1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①图1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5题)
10.
蔡元培先生称黄宗羲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充满浓厚的民本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