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材料一 人民网2015年2月26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公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统计,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 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材料二 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_____问题,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该国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乙→丁→丙 | B.甲→乙→丙→丁 |
C.乙→甲→丁→丙 | D.丁→甲→乙→丙 |
A.人口容量 | B.国际移民 |
C.国内迁移 | D.社会经济 |
| 常住人口(万)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城市人口比重(%) |
2000年 | 1846 | 17.57 | 5.40 | 33.8 |
2010年 | 2181 | 15.99 | 5.43 | 39.9 |
【小题1】新疆( )
A.2010年人口增长已变为“三低”模式![]() | 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 | 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
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

【小题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和环境人口容量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指导意义分别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
A.临界性、警戒性 | B.警戒性、临界性 |
C.相对性、限制性 | D.相对性、警戒性 |
A.人口减少 | B.科技进步 |
C.劳动力增加 | D.消费水平下降 |

【小题1】图中五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豫 | B.鲁 | C.粤 | D.川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小题1】在最大人口红利期,老年抚养比、少年抚养比大约是
A.18.6%,20% | B.11.4%,31.4% | C.12.7%,21.2% | D.25.3%,19.9% |
A.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 B.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
C.全面放开两孩政策 | D.加大青少年教育投入 |
北京等19个重点城市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受其影响,学区房价格明显上涨。下表示意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份 | 人口总数(万) | 0~14岁 | 15~64岁 | 外来人口性别比 | 外来人口(万人) |
2000年 | 1356.9 | 13.6% | 68.9% | 150.8 | 156.3 |
2010年 | 1961.2 | 8.6% | 82.7% | 118.9 | 704.5 |
注:人口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即100名女性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小题1】购买学区房的消费者重点关注房屋的 ( )
A.地理位置 | B.面积大小 | C.建筑质量 | D.环境质量 |
A.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 B.外来男性人口数量减少 |
C.人口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 D.外来人口比重增加 |
19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仅为40岁,女性仅为42.3岁,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已经提高至男性69.6岁,女性73.3岁。但退休年龄与受教育年限延长不相适应,我国新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下表为我国1982年和2012年人口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1982年 | 20.91 | 6.36 | 14.55 |
2012年 | 11.93 |
| 4.79 |
【小题1】关于表中所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82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
B.美国与2012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 |
C.我国2012年人口死亡率为8.19‰ |
D.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
A.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压力大 |
B.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 |
C.当前中国劳动力短缺,延迟退休可缓解劳动力不足状况 |
D.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 |

【小题1】我国人口净迁入数最多的省区有 ( )
A.新疆、山东、北京 | B.湖南、福建、海南 |
C.上海、新疆、云南 | D.广东、浙江、上海 |
A.矿产资源开发 | B.气候条件优越 | C.经济发达 | D.地广人稀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
D.加快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省份 | 迁移率 | 1995~2000年 | 2000~2005年 |
新疆 | 迁出率 | 1.4% | 1.3% |
迁入率 | 6.9% | 4.2% | |
浙江 | 迁出率 | 2.1% | 2.5% |
迁入率 | 6.1% | 16.2% |
【小题1】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A.资源开发 工业化 | B.婚姻家庭 文化教育 |
C.生态改善 工业化 | D.资源开发 文化教育 |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 B.加快人口老龄化 |
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 D.加快城市化进程 |

【小题1】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
A.位于城市中心 | B.土地租金高 |
C.交通通达度高 | D.周边居民数量多 |
A.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 B.河流 |
C.铁路 | D.高速公路 |

【小题1】M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
A.工业区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绿化区 |
A.规模的大小 | B.重要的程度 |
C.付出租金的高低 | D.政府的决策 |
A.城市交通的发展 | B.市中心地价上涨 |
C.城市环境恶化 | D.市中心经济萎缩 |

【小题1】影响图示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
A.商业活动 | B.交通通达度 | C.地形 | D.环境质量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