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66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2.单选题(共7题)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小题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小题3】我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3.

   近年来,内蒙古特泥河农牧场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造福子孙后代,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实施“绿色银行”行动,放弃以往普遍种植的防风林种杨树,大力种植沙棘,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深受消费者欢迎。自2015年以来,当地连续举办了两届沙棘采摘节,吸引众多外地游客自驾或组团前来采摘。下图示意特尼河农牧场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特泥河农牧场退耕还林放弃杨树而种植沙棘,主要是因为种植沙棘
A. 资金投入少   B. 防风效果显著
C. 经济价值较高 D. 耐旱性更突出
【小题2】特泥河农牧场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佳、味道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
A. 地形和风力   B. 气温和光照
C. 降雨和土壤   D. 水源和水质
【小题3】特尼河农牧场举办沙棘采摘节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收入,提升品质 B. 宣传产品,开拓市场
C. 产业转型,发展旅游 D. 加工产品,完善服务
4.

   “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进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C.投入资金较小,商品率高,收益高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
【小题2】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发展蔬菜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5.

   甘蔗是主要糖料作物,喜温、喜光、喜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超过台湾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1993年之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广西蔗区的甘蔗生产以个体种植为主,收割靠手砍、肩扛,与世界第一产糖大国巴西相比,广西甘蔗的生产成本要高出许多,2012年以来广西甘蕉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糖业中心由广东转移到广西的原因是广西比广东
①水热条件更好 ②土地租金更低 ③平原面积更广 ④劳动力更廉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2012年以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种植成本上升 ②收购价格提高 ③种植业结构调整 ④蔗糖进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下列有关广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不合理的是
A.推进土地流转B.扩大种植面积
C.培育高产品种D.提高机械化水平
6.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沙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酸化D.土壤有机质减少
【小题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B.适量掺沙改造C.增施速效肥料D.及时深耕土壤
【小题3】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D.黄淮海平原
7.

   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种植业收益低
C.城镇建设占地D.市场趋于萎缩
【小题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市场C.地形D.气候
【小题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
A.增加生物多样性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恢复土地肥力D.提高机械化水平
8.

   番茄(西红柿)是喜温性蔬菜,具有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温度过大、喜水怕涝的半耐旱性生理特性,番茄产业被称为“红色产业”。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番茄产量和加工总量仅次于美国、意大利,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之一。如今,在国内番茄种植业地位举足轻重的新疆,正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选择土地面积大、种植成本低、其有农业开发前景的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茄种植产能国际合作,旨在拉近产区与销区的距离,降低销售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疆成为中国最大番茄生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B.经济落后,人工成本低
C.日照时间长,番茄品质好D.新疆人民喜食番茄,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2】哈萨克斯坦番茄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经济落后,土地资源缺乏B.气候不适宜番茄生长
C.农业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落后D.不同的种植习惯
【小题3】新疆选择哈萨克斯坦来推动番茄种植产能国际合作对两地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哈萨克斯坦农业产业结构
B.异地生产原料增加了新疆番茄制品的成本
C.推动哈萨克斯坦城市化的发展
D.促进了新疆产业的升级

3.选择题(共1题)

9.

(1)把数﹣2,1.5,﹣(﹣4),-312,﹣|+0.5|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2)根据(1)中的数轴,试分别找出大于﹣312的最小整数和小于﹣|+0.5|的最大整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