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州一中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66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24

1.综合题(共5题)

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中、美、法、日四国部分农业资料(1998年)
国家
人口总数(百万)
农业人口(百万)
农民人均生产粮食
(kg/人·年)

1 215
910
501.0

274
6.4
54 687

126
5.7
2 105

58.7
2.2
30 773
材料二 部分农产品价格及我国进口数量
 
小麦
玉米
大豆
中国市场价格(元/吨)
1 160
1 131
2 198
国际市场价格(元/吨)
1 126
739
1 501
中国进口数量(吨)
738 898
39 391
13 939 933
 
(1)判断材料一中四国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其中粮食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是 (填序号)(5分)
(2)②国农民人均生产粮食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②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所在地形区名称?该地发展粮食生产有何优越的自然条件?(5分)
2.
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福建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生产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3分)
【材料】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115°50′E~120°47′E,23°30′N~28°19′N。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的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区分,春秋相连,夏季长达6~10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118.85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为红壤
(1)福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1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一般是:
(6分)
(2)(6分)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3.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等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回答10~12题。
【小题1】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
A.种植园农业B.粗放农业
C.劳动密集农业D.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小题2】农业生产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体现了(  )
A.科学技术的投入增加B.劳动力投入增加
C.农业政策影响的加强D.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小题3】发展“工厂化农业”的意义是(  )
A.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B.改变农业地域类型
C.丰富城乡居民副食品供应D.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
4.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回答:(18分)

(1)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装配厂、重型机械厂,在图中A—E五区分别布局什么工厂?并说明理由
A  
(2分)
B  
(2分)
C  
(4分)
D  
(2分)
E  
(3分)
(2)计划在该地区建设一防护林带,在你认为该布局的地方用+++表示。(1分)
(3)该地区还可以发展什么工业? 等(举二例)(2分)
(4)近几年来,该地沿海地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你认为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
5.
读“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6分)

(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的 工业比重逐渐下降, 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2)图中所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 导向型向 导向型转变趋势。
(3)香港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填写下列正确选项代号)。
①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③政府限制工业原料的出口 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2.单选题(共8题)

6.
该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下面2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
(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小题1】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
【小题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电镀厂、皮革厂
C.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水泥厂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各类都可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8.
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根据此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个农场的农业是 (   )
A.生态农业B.能量密集型农业
C.外向型农业D.传统的自然农业
【小题2】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
A.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B.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C.建立火力发电厂D.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小题3】下列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区是   (   )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B.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D.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
9.
读下图,判断25—28题。

【小题1】图中属新兴工业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中①工业区开始衰落,下列关于衰落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结构单一B.劳动力素质下降
C.新技术革命的冲击D.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小题3】(小题3)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图中③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的
A.东北和东南B.西北和西南C.西北和东南D.东北和西南
【小题4】(小题4)图中①工业区所在地区,内河航运发达,关于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平稳B.水量丰富,变化较大
C.经济发达,货运量大D.运河沟通,河网稠密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运费成本因素,(每炼一吨钢1800年耗煤4吨,铁2吨;1900年耗煤2吨,铁1.8吨;1985年耗煤0.75吨,铁1.3吨),看右图,在布局上最适宜的选择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1.
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水泥D.炼铜、奶制品、制鞋
12.
下图是“部分国家铝土矿及铝产量的比重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从工业区位因素来讲,炼铝业属于( )
A.动力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
【小题2】盛产铝土矿但炼铝业欠发达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和巴西B.美国和加拿大
C.牙买加和几内亚D.印度和中国
13.
读下图“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B.2000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80%
C.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85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
D.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几乎都补充到第三产业中
【小题2】下列经济活动能促进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是( )
A.兴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厂
B.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C.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
D.扩大市郊养殖场规模,满足城市要求

3.选择题(共2题)

1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23,则其面积为(  )

15.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1、23,则其面积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