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十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66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指出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流向。
(2)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人口流入和流出地区分别产生的可能影响。
2.
阅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B地人口增长模式是 ,其死亡率比A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2)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3.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填空。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4.
读我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目前该国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现象。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共10分)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 ,故租金最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图中的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因这里既有利于    ,又方便

2.单选题(共12题)

6.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小题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的下风向D.靠近铁路
【小题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发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水岸名邸,上风上水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7.
下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
【小题2】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气候因素B.宗教因素C.经济因素D.地形因素
8.
下图是某国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1940年B.1985年C.2000年D.2012年
【小题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非洲B.北美C.欧洲D.南美
9.
下图为高一某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B.1.5%C.4%D.3%
【小题2】④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小题3】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D.加大教育投入
10.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题。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③④B.②③C.④⑤D.②⑤
11.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A.Z>Y>XB.X>Y>ZC.Y>Z>XD.Z>X>Y
12.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
A.家庭因素B.气候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
【小题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3.
读下面“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社会福利优越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B.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D.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14.
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
【小题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5.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小题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16.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洞”
【小题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17.
《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将建成4 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
①大气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差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小题2】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时多雨天,少晴天
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尾气)与生活、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小题3】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
A.改善城市的景观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