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
2.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小题2】符合长江三角洲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小题3】我国北方有些民居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小题1】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松嫩平原生长期较长 |
B.降水较少 |
C.长江三角洲大陆性较强 |
D.高温多雨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
A.光照较强 | B.风沙大 | C.冬季寒冷 | D.雨水多 |
3.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
B.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
C.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
D.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
4.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小题2】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小题3】中央电视台每天发布气象信息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GIS技术 ②RS技术 ③GPS技术
【小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①GIS技术 ②RS技术 ③GPS技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6.
热带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7.
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 |
B.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 |
C.为了获取炼钢用的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 |
D.炼钢企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
9.
【小题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小题3】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原始森林免遭大规模破坏的原因的是( )A.地广人稀 | B.自然条件严酷 | C.难以通行 | D.技术条件落后 |
A.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
C.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
2.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