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_______。

(1)分析图A,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B,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C,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_______。
|
2.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 甲图E—F阶段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 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图中a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其城市化特点有哪些?
若b、c两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则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曲线。
(3) 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1950年以后,城市化速度 。

(1) 甲图E—F阶段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 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 图中a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其城市化特点有哪些?
若b、c两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则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曲线。
(3) 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1950年以后,城市化速度 。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什,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___ 。C城市位于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注在图中。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城市(填代号),原因是什,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___ 。C城市位于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于发展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注在图中。
4.
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下图中我国某市30年来(1980-2009)城市化的过程

(1)据材料说出该市城市化过程的主要标志。
(2)从环境因素考虑,分析图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分析原因。
材料:,下图中我国某市30年来(1980-2009)城市化的过程

(1)据材料说出该市城市化过程的主要标志。
(2)从环境因素考虑,分析图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5.
读某地区城市规划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小题2】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

【小题1】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平原 | B.山区 | C.高原 | D.丘陵 |
A.沿铁路线较强 | B.沿干道较强 |
C.沿环路较强 | D.区域内一样强 |
6.
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 )
【小题2】引起B阶段到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

【小题1】从A阶段到C阶段的演变体现出( )
A.婴幼儿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提高 | B.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高 |
C.总人口死亡率上升,健康水平下降 | D.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下降 |
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
B.人类医疗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
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升 |
D.流动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 |
7.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小题2】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空间情况优越 | B.矿产资源更丰富 |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 | D.草场资源更丰富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8.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小题2】下列各国中,近百年来人口发展情况与左图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小题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新加坡 |
A.Ⅰ | B.Ⅰ和Ⅱ | C.Ⅱ | D.Ⅲ |
9.
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小题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
A.人口老龄化 | B.自然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10.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出生率和死亡率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丙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甲国,下列原因最可信的是
【小题2】与乙国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


【小题1】丙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甲国,下列原因最可信的是
A.丙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 |
B.丙国疾病流行 |
C.丙国人口的生活质量较低 |
D.丙国发生了战争 |

A.![]() | B.![]() | C.![]() | D.![]() |
11.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小题2】针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应采取的措施为( )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A.我国青少年人口数量在下降 | B.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
C.我国人口出生率较低 | D.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
A.取消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 B.鼓励外来移民 |
C.实施更加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 D.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12.
读2008年我国东部甲、乙两城市人口抽样调查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与表格数据相符的是
【小题2】右图中能代表甲地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与表格数据相符的是
A.乙地人口死亡率偏低 |
B.死亡总人口数是甲小于乙 |
C.由于老龄化明显两城市人口数量都在减少 |
D.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两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3.
下表为四个不同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近20年中,上述四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
【小题2】①国与②③④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

【小题1】近20年中,上述四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①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比②③④三国大 |
C.①国第二、三产业比②③④三国发达 | 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②③④三国低 |
14.
读不同城市就业空间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丁城市属于
【小题2】影响图中丙城市就业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能源 ②交通 ③地形 ④气候

【小题1】丁城市属于
A.单核心模式 | B.多核心模式 | C.同心圆模式 | D.扇形模式 |
①能源 ②交通 ③地形 ④气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5.
左图表示某城市及其郊区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付租能力,右图是该城市空间结构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区的分别是( )
【小题2】根据左图中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在右图中相适宜的布局位置是( )

【小题1】左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区的分别是( )
A.a和b | B.a和c | C.a和d | D.b和c |
A.①④⑤ | B.③④⑤ | C.①⑤④ | D.①②⑤ |
16.
读某城市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小题2】形成该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A.团块状 | B.组团式 | C.条带状 | D.放射状 |
A.交通、河流 | B.地形、河流 | C.交通、地形 | D.资源、河流 |
17.
读下图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小题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3】城市发展到后期,城市中心便会衰退。20世纪8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为了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实行了城市复兴计划——再城市化。下列措施符合再城市化措施的是

【小题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 | B.加速阶段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
D.轨道交通的发展 |
A.采取行政手段,将人口迁入大城市 |
B.发展纺织、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
D.改善城市中心环境,发展城市旅游业 |
3.选择题- (共5题)
18.
“十一”黄金周,张敏和妈妈到桂林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茶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张敏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21.某商家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132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家又用28800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10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