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61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0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家住上海市的王强对本市2004年至2008年人口部分资料的调查。

材料二 上海市人口迁移示意图。

(1)自2004年以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呈________增长,而常住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海市人口状况分析,下图能正确代表上海市近期人口年龄结构曲线的是_______。

(3)根据材料二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市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
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工业发达。
材料二 美国农业带和矿产分布示意图及东北部城市芝加哥气候要素图。

D、G、H所在区域为美国东北部乳畜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

2.单选题(共14题)

4.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5.
读“我国某省1~25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A.B.
C.D.
【小题2】上海的人口容量大,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能源丰富②经济发达③科技水平高④消费水平高⑤开放程度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6.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 900千米。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 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7.
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人类迁移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
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
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B.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
C.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D.地形封闭的城市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
9.
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得出)统计图”

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10.
读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小题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2】有人认为,如果农民大量进城,会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比如,贫民窟增多、社会混乱、就业压力增大等)。对此你的看法是(  )
A.这种说法对,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经济下滑
B.这种说法错误,农民都进了城,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会有任何问题
C.这种说法片面,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小城镇建设加快,从根本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这种说法对,农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11.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完成下题。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排水设施过多,使绿化面积大大减少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13.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与我国混合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
A.都有同时饲养牲畜和生产谷物的混合方式
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C.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D.饲养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14.
根据潘帕斯草原地区特点回答以下三题。
【小题1】潘帕斯草原位于哪个国家(  )
A.美国B.澳大利亚
C.新西兰D.阿根廷
【小题2】该区畜牧业获得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培育了良种牛B.在草原上打了许多机井
C.人工种植了大量饲料D.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
【小题3】该草原区水源的供应,主要靠(  )
①河流水 ②高山雪水 ③淡化海水 ④地下水 ⑤天然雨水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⑤
15.
下图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商品谷物农业B.乙—季风水田农业
C.丙—混合农业D.丁—乳畜业
16.
下图为“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依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可能分布在(  )
A.英国B.加拿大
C.马来西亚D.德国
【小题2】图示阴影区域属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7.
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选择题(共1题)

18.

借助历史时间轴,归纳史实,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结合下列两副历史时间轴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轴一:

时间轴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